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3)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3)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3)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是指每个企业的经济业务必须与企业的所有者和其他经济组织分开。会计主体假设规定了会计处理和财务报告的空间范围,也限定了企业的会计活动范围。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会计方法的选择应以企业可预见的未来将以它现实的形式并按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为假设。通俗地将,就是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会计分期假设企业在持续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可以归属于认为划分的各个期间。

货币计量假设只有能用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才能纳入到会计系统中来。(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很多表外资源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得以反映)。

资产

资产质量是指资产在特定的经济组织中,实际所发挥的效用与其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

流动资产一般是指企业可以或准备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转化为货币、或被销售或被耗用的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

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各种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

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资产中变现时间在一年以上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那部分资产,其预期效用主要是满足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保持企业适当的规模和竞争力,获取充分的盈利。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公司即联营企业的

权益性投资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股权投资

债券投资

成本法收到被投资单位分发的股利(或被投资单位宣布发放现金股利)时,在会计上确认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权益法被投资方被投资以后有利润时,不论被投资方是否分配现金股利,投资方均按照被投资方新增净利润的持股份额确认投资收益,同时确认长期投资资产金额的增加。在被投资方分配现金股利时,则相应冲减长期投资的金额。

资本结构(内涵,三个范围)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结构。既包括企业负债总规模与所有者权益规模的对比关系,也包括企业各类债务(如短期、长期)占总负债的构成比例和所有者权益中各类股东的持股构成比例,以及所有者权益中各项目的构成比例。

负债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承担的、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流动负债是指那些在一年以内应该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

负债即其他流动负债项目。

非流动负债是指一年以上偿还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他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一般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以及留存利润等内容。

会计利润是指按照企业会计的口径,在利润表中确定的税前利润。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按照当时所实施的税法在用于纳税申报、缴纳所得税时确定的利润额。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

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和税法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或有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需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

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预计负债反映企业各项预计的负债,包括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很可能产生的负债。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营业成本是指与营业收入相关的,已经确定了归属期和归属对象的成本。

毛利是由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后得出的。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经营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企业按照相关准则规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参见书上公式,知道它们间的差别是什么)

利润质量三个方面:利润形成过程、利润结构、利润结果。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很小的投资。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合并报表是综合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汇总报表主要是指有行政管理部门跟据所属企业报送的报表,将各项目进行加总编制的报表。

企业集团

合并范围是指母公司编制合并报表中所涉及的公司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少数股东权益是指少数股东在企业中的权益。

财务报表附注是在基本报表主体之外列示的、对报表主体的形成以及重要报表项目的明细说明。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会计估计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漏报或错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关联方关系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

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所出具的就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恰当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出具的意见。

财务比率是通过一种有意思的数学方法,把财务报表的某些项目联系起来,用以解释财务报表的基本分析工具。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企业运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是指可以及时地、不贬值地转换为可以直接偿债的资产形式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比流动比率更严格地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的比率。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和平均存货的比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和平均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和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表示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有多少来源于举借债务。毛利率毛利和营业收入的比率,用来计量管理者根据产品成本进行产品定价的能力。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和营业收入的比率,用来评价管理层的管理经营能力,是对企业经营能力的直接评价。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股东权益回报率。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利润和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的比率,反映企业对股东投资的报酬率。

每股收益(盈余)可供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净收益和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比值,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平均对外发行的股份所享有的净利润。

市盈率即市价和每股盈余的比例,反映市场对公司期望的指标。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和平均总资产的比率,反映只考虑经营情况(不考虑利息费用和纳税因素)时,管理层对能够运用的所用资产管理好坏的程度。

已获利息倍数也叫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和利息费用的比率,反映企业偿还利息的能力。

财务状况既指企业某张报表所反映的企业特定侧面的“状况”,也可以指企业特定报表的特定项目“状况”。总之,凡是企业能用货币表现的方面的特征,都可以称之为“财务状况”。

下载全文

财务报表名词解释

1、综合系数分析法:也称沃尔比重分析法,是把选定的各项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综合评价。 2、有形净值债务比率:是将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从所有者权益中予以扣除,从而计算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之间的比率。该指标实际上是一个更保守、谨慎的产权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有形净值债务比率 = 负债总额 *100% 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3、实际成本降低率:是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与按实际产量和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之间的比值。 4、收益结构:是指收益组成项目的搭配及其排列,包括收益的收支结构、收益的业务结构、收益的主要项目结构。 5、融资结构流量调整:是通过追加或缩小企业现有资产数量,以实现原有融资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6、连环替代法:是指确定影响因素、并按照一定的替换顺序逐个因素替抵达,计算出各个因素对综合性经济指标变动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7、企业经营与利润比率:是根据企业资产总量、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及费用与利润的内在联系,衡量企业在资产经营活动中获利能力大小的财务指标。这类比率是考察企业经营业绩的基本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利润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 8、关系比率:即各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关系比率=实际值÷标准值。 9、资产结构:即企业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与资产的分类相适应,资产结构的种类也可分为资产变现速度及其价值转移形式结构、资产占用形态结构、资产占用期限结构三类。 10、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即在运用因素分析法时,要按照影响因素和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因果关系,确定合理的替代顺序,且每次分析时,都按相同的替代顺序进行测算,才能保证因素影响数的可比性。合理的替代顺序要按照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分清基本因素和从属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来加以确定。 1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现金流量结构可以划分为现金流入结构、现金流出结构和现金净流量结构。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是以这三类结构中某一类或一类中某一个项目占其总体的比重所进行的分析,也称比重分析。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一般采用结构百分比法。 12、资产占用期限结构:指企业总资产中长、短期资产各占的比重或比例关系。该结构不仅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强弱或者说周转速度的快慢,对资产的价值实现也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相联系。 13、长期偿债能力:(教材150页)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偿还长期债务(一般为一年以上)的能力。 14、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商品或产品赊销净额与庆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5、成本构成(P80):是指成本是由哪些项目所组成。明确成本构成是对成本进行管理、核算和分析的前提。 16、长期资本报酬率:是指利润总额与公司长期资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可以说明企业运用长期资金赚取利润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长期资本报酬率 = 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100% 长期负债平均值+所有者权益平均值 17、销售数量完成率:用于检查销售数量的完成情况。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可直接以报告期和基期实物数量进行对比计算。但生产多种产品时,实物量不能简单相加,需与产品价格想乘,转化为统一的货币单位,以便汇总。其计算公式为:销售数量完成率= ∑(报告期产品销售数量×基期单价)× 100% ∑(基期产品销售数量×基期单价) 18、共同比结构损益表:也叫总体结构损益表,简称共同比损益表。该表是用百分比数字编制的,用以提供损益表各项目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的对 比关系。编制共同比损益表是分析企业收益结构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也称为垂直分析法。 19、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运用其所支配的经济资源,开展某种经营活动,从中赚取利润的能力。在经营活动中是否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20、市盈率: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 = 普通股每股市价 普通股每股收益 21、风险型风险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销售水平上,尽可能减少流动资产的比重,从而使企业总资产维持较高的收益水平。即企业将尽可能少的持有金融资产和较低安全性的存货,并采取紧缩的信用政策尽可能减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商 业信用等。 22、分析成本费用:是在认识了成本费用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成本费用报表提供的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运用专门方法分析企业在各项成本费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指根据几个时期的会计报表或相关信息,分析财务变动状况。例如,水平分析、趋势分析等都属于动态分析。动态分析通过对不同时期财务活动的对比分析,揭示财务活动的变动及其规律。 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根据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的会计报表或分析信息,分析报表中各项目或报表之间各项目关系的财务分析形式。 内部分析:内部分析,亦称内部财务分析,主要指企业内部经营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内部分析的目的是判断和评价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顺利。 全面分析:全面分析是指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其目的是找出企业生产经营中带有普通性的问题,全面总结企业在这一时期的成绩与问题,为协调各部门关系、搞好下期生产经营安排奠定基础或提供依据。 经验标准:经验标准是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经常采目的一种标准,这个标准的形成依据大量的实践经验的检验。例如,流动比率的经验标准为2:1,速动比率的经验标准是1:1 等。历史标准:历史标准是指以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这种标准对于评价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否改善是非常有益的。历史标准可选择企业历史最高水平,也可选择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业绩水平。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财务分析中广泛采用的标准,它是按行业制定的,以反映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基本水平。行业标准也可指同行业某一比较先进的企业的业绩水平。 预算标准:预算标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条件或经管状况所制定的目标标准。预算标准通常在一些新的行业、新建企业以及垄断性企业应用较多。 分部报表:分部报告,利润表的附表之一是反映企业各经营分部的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等情况的报表。

财务会计报告的名词解释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财务会计报告的名词解释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财务会计报告的名词解析: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单位会计部门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对外提供的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所有者权益等会计信息的总结性书面文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企业的会计报表按照其服务对象、报表的编制时间、编制单位等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会计报表按其服务对象,分为外部报表和内部报表两大类。外部报表是企业向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报告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会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类报表一般有统一的格式和编制要求。内部报表是用来反映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具体情况,为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信息的会计报表。这类报表无规定的格式和种类。 会计报表按照编制的时间可分为中期报表和年报。年报是年度终了以后编制的,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报表。中期报表是指短于一年的会计期间编制的会计报表,如半年末报表、季报、月报。半年末报表是指每个会计年度的前六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季报是季度终了以后编制的报表,种类比年报少一些。月报是月终编制的会计报表,只包括一些主要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会计报表按其编制单位可分为单位会计报表、汇总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单位会计报表是由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编制的,用以反映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汇总报表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专业公司根据基层所属企业所编制的报表加以汇总编制的报表,汇总编制时还包括主管部门、专业公司本身的业务。合并会

财务报表名词解释

财务报表名词解释 财务报表是企业对财务状况进行报告的重要手段,企业在其中详细揭示了财务来源、财务流向及其变化情况,为投资者把握企业财务状况、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本文将分别介绍财务报表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名词,以供读者参考。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会计原则编制的表格,旨在清楚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中分为资产和负债两大部分,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1.动资产:是指企业在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内可以用来支付其现金或回笼资金的资产,重要内容包括现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货币资金和其他流动资产。 2.期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转换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资产,重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3.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内需付出的现金或回笼资金的负债,重要内容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客户垫付余额、应交税款和其他负债。 4.期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需付出现金或等价物的负债,重要内容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及其他长期负债。 5.有者权益:是指投资者在企业全部资产中的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二、利润表 利润表是企业清楚地说明企业的销售活动、营业成本和管理费用等,以及有关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等各种收入、费用、利润情况的表格。常见利润表上报告的内容包括各项收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所得税等。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根据会计原则编制的表格,旨在清楚地反映企业现金的来源及其使用的情况。从技术上讲,现金流量表直接来源于企业的收支表,是根据会计原则和会计要素编制而成的,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独立现金流入与流出的量。现金流量表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营业期间,通过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现金流量。其重要内容有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 2.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投资活动中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等。 3.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指企业融资活动中发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借款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等。 以上就是财务报表中比较重要的几个名词的解释,这些内容对熟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是公司在一定期间内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的文件,是公司对外部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等)提供财务信息的重要途径。在财务报告中,常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名词,下面我们来逐一解释一些常见的财务报告名词。 资产,指企业所有权益和控制权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利益的资源。资产 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在一年内可以变现或者消耗的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等;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长期持有和使用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负债,指企业对外部债权人所承担的债务或者义务。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 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如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非流动负债是指企业长期需要偿还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净值的所有权。所有者权益包括股本、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留存收益等,是企业剩余资产的归属权。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取得的净收益。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 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现金流量,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产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的现金管理能力和经营稳健程度。 财务指标,指用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定量指标。常见的财务指标 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评估企业风险和价值的重要参考。

审计报告,指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后所出具的意见和结论。审计报告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等,是对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公允性的重要评价。 透明度,指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及时程度。透明度高的企业能够提供清晰的财务信息,便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评估和决策。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部利益相关者负责的重要方式,其中的名词解释是理解财务报告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解释,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中常见的名词,提升对财务报告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1.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财务报告中的一份表格,展 示了一个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情况。资产负债表遵循资产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的原则,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资本结构。 2.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也称为损益表,展示了一个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项目。利润表反映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3.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 时期内的现金流动情况,即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情况。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用于评估企业的现金流动能力和现金管理能力。 4. 财务比率(Financial Ratios):财务报告中的一种分析工具,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利润率、偿债能力比率、流动比率等。 5. 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衡量企业投资 回报效果的一个指标。资本回报率是利润与投资之间的比率,可以帮助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层评估投资项目的收益性和效果。 6. 折旧与摊销(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指企业对固 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消耗进行递减计算的过程。折旧是指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递减计算,而摊销是指对无形资产的价

值进行递减计算。折旧与摊销在财务报告中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和资产价值。 7. 存货(Inventory):指企业持有的用于销售或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项目,对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流动性有重要影响。 8. 公允价值(Fair Value):是指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和交易价 格确定的资产和负债的公正价值。公允价值是一个相对客观和公正的估值方法,可以避免企业对资产和负债的过高或低估值。 9.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是一种用于评估投资 项目是否具有经济效益的指标。净现值是将投资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现到当前的价值,与投资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净现值为正,则意味着该投资项目具有经济回报。 10. 盈余(Earnings):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获得的净利润。盈余是财务报告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以上是财务报告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解释,了解这些名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财务会计报告的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报告的名词解释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书面报告。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务会计报告的名词解释 所谓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它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形式。甚至可以说,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都是为了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资料和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 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根据所反映的期间长短的不同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1、月度、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月度和季度终了时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2、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前6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年度终了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通常将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统称为中期财务会计报告。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是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的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等是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 月度、季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 1、会计报表的构成 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

报表及其他有关附表。 2、会计报表附注的构成 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 (1) 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 (2)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 (3)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 (4)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说明; (5)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6)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 (7)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 (8)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等。 3、财务情况说明书的构成 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包括: (1)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2)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 (3)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4)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报期限 1、月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应在月度终了后6天内(节假日顺延,下同)对外提供; 2、季度中期财务报告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 3、半年度中期财务会计报告应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相当于两个连续的月份)对外提供; 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 (一)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为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贷款决策提供信

财务报表的名词解释

财务报表的名词解释 财务报表是企业或组织通过编制和披露的会计文件,用于反映其经 济活动、财务状况和业绩。它是反映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工具,帮助 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的健康状况和潜力。为了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以下将解释一些常见的财务报表名词。 1.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特定日期上的财务状况的快照。它分为资产和 负债两个部分,并体现了企业的净资产。资产列举了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列举了企业的债务和义务。 2.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 利润表显示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收入和费用,以及净利润。 它揭示了企业是否取得了盈利,以及盈利的来源和规模。 3.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它分 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反映了企业现金流量的 来源和运用情况。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展示了特定期间内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它包括净利润的重新分配、股本的增减等。 5. 注释(Notes)

注释是对财务报表所包含信息进行详细解释和补充的部分。它包括了一般会计原则、重要会计政策的详细描述,以及对特定账目或交易的附加信息。 6. 会计政策(Accounting Policies)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会计方法和准则。它包括了计量方法、收入确认准则等。准确的会计政策对于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7. 审计报告(Auditor's Report) 审计报告是由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专业审计后所发表的意见。它评估了财务报表的合理性、适当性和真实性。 以上是财务报表中常见名词的解释。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对于正确解读和分析财务报表至关重要。只有透彻理解财务报表背后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财务报告的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的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是指公司或组织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系统汇总和分析的文件或报告。财务报告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内容,以提供给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评估和决策参考。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总结表。资产负债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资产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资产是企业拥有并能为其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公司对外产生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代表了公司所有者对企业的权益。 利润表是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收入和支出的总结表。利润表按照时间顺序列示了企业的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税费等相关项目。通过计算销售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可以计算出公司的净利润。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总结表。现金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或服务获得的现金、收到的利息和分红、筹资活动获得的现金等,现金流出包括购买商品或服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工资、支付的税费等。现金流量表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了解企业现金流量情况的重要依据。 股东权益变动表是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股东权益的变化情况总结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包括公司股东的投入资本,以及净利润分配等项目的变动情况。股东权益是指公司所有者的资产权益,包括股东投资和公司盈余。股东权益变动表反映了公司盈

利、股东投资和分配等情况。 财务报告是公司对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提供重要信息的工具,有助于他们了解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投资者和债权人可以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潜力,而管理者可以根据财务报告的结论进行经营决策和制定财务策略。

财务报表名词解释

名师财务报表分析(一)名词解释 1、综合系数分析法:也称沃尔比重分析法,是把选定的各项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综合评价。 2、有形净值债务比率:是将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从所有者权益中予以扣除,从而计算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之间的比率。该指标实际上是一个更保守、谨慎的产权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有形净值债务比率= 负债总额*100% 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递延资产) 3、实际成本降低率:是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与按实际产量和上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之间的比值。 4、收益结构:是指收益组成项目的搭配及其排列,包括收益的收支结构、收益的业务结构、收益的主要项目结构。 5、融资结构流量调整:是通过追加或缩小企业现有资产数量,以实现原有融资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6、连环替代法:是指确定影响因素、并按照一定的替换顺序逐个因素替抵达,计算出各个因素对综合性经济指标变动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7、企业经营与利润比率:是根据企业资产总量、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及费用与利润的内在联系,衡量企业在资产经营活动中获利能力大小的财务指标。这类比率是考察企业经营业绩的基本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利润率、毛利率、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 8、关系比率:即各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关系比率=实际值÷标准值。 9、资产结构:即企业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与资产的分类相适应,资产结构的种类也可分为资产变现速度及其价值转移形式结构、资产占用形态结构、资产占用期限结构三类。 10、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即在运用因素分析法时,要按照影响因素和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因果关系,确定合理的替代顺序,且每次分析时,都按相同的替代顺序进行测算,才能保证因素影响数的可比性。合理的替代顺序要按照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分清基本因素和从属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来加以确定。 11、现金流量结构分析:现金流量结构可以划分为现金流入结构、现金流出结构和现金净流量结构。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是以这三类结构中某一类或一类中某一个项目占其总体的比重所进行的分析,也称比重分析。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一般采用结构百分比法。 12、资产占用期限结构:指企业总资产中长、短期资产各占的比重或比例关系。该结构不仅反映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强弱或者说周转速度的快慢,对资产的价值实现也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相联系。 13、长期偿债能力:(教材150页)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偿还长期债务(一般为一年以上)的能力。 14、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商品或产品赊销净额与庆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即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期内周转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5、成本构成(P80):是指成本是由哪些项目所组成。明确成本构成是对成本进行管理、核算和分析的前提。 16、长期资本报酬率:是指利润总额与公司长期资本之间的对比关系,可以说明企业运用

财务报告分析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分析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分析是指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包含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解读、评估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和潜在风险。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我们需要理解并熟悉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财务报告分析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 理解财务报告。 1.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最基本的报表之一,也被称为资产负 债表。该表呈现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资产负债表按照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原则编制,显示 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2.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 利润表也被称为损益表或收入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的 销售、成本、费用和利润等情况。利润表一般按照收入、成本和费用 的顺序编制,最终计算出企业的净利润。 3. 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以 及这种现金流动的原因。现金流量表通常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 筹资活动三个部分,有助于评估企业的现金流动性和经营能力。 4. 财务比率分析(Financial Ratio Analysis)

财务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指标之间的比率,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一种方法。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营业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等。财务比率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的表现。 5. 财务指标(Financial Indicators) 财务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量化指标。常见的财务指标包括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以及各项财务比率等。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潜在风险。 6. 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实现利润的能力。常见的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净利润率、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等。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帮助人们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从而判断其经营业绩的优劣。 7. 偿债能力(Solvency)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履行债务和负债的能力。常见的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负债比率等。偿债能力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判断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并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 8. 运营能力(Operational Efficiency) 运营能力是指企业有效利用资源进行经营活动、实现收入和控制成本的能力。常见的运营能力指标包括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销售

财务报表的名词解释

1、财务分析:是一定的财务分析主体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财务资料为主要依据,采用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用和财务风险,以及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与评价。 2、比率分析法:是利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比率来考察、计量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 3、因素分析法:就是通过顺序变换各个因素的数量,来计算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总的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4、或有负债:是指企业有可能产生的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5、比较资产负债表分析:是将连续若干期间的资产负债表数额或内部结构比率进行列示,用以考察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 6、广义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包括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率关系,即债务结构和所有者权益结构等。 7、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风险。 8、比较利润表分析:是将连续若干期间的利润表数额或内部结构比率进行列示,用以考察企业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 9、共同比利润表:是将利润表中的每个项目于一个共同项目(一般是主营业务收入相比),计算比率,以此分析企业利润的产生过程和结构。 10、比较现金流量表分析:是将连续若干期间的现金流量表数额或内部结构比率进行列标,用以考察企业各期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 11、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是现代企业综合财务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稳健性保证。 12、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预付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等项目后的余额。 13、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即资产总额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筹资形成的,是最为常用的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 14、权益乘数:是指资产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之间的比率。 15、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之间的比率。 16、利息保障倍数:是公司息税前利润与债务利息的比值,反映了公司获利能力对债务所产生的利息的偿付保证程度。 17、营运能力:是企业配置经济资源、安排资本结构及调控流动资金的水平与潜力。 18、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19、存货周转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或主因业务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之比。 20、营业周期:指从外购商或接受劳务从而承担付款义务开始到收回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并收取现金之间的时间间隔。 21、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的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是反映企业所有资产周转情况的重要指标。 22、盈利能力:指企业赚取利润的潜力和可能性。 23、总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净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24、基本每股收益:是指企业按照归属于普通股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的每股收益。 25、市盈率: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普通股每股盈余的比率。 26、股利支付率:是指普通股每股股利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比率。

财务报告的概念、构成、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

财务报告的概念、构成、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二、财务报告的构成 关于财务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种类和格式、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内容等,由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自行规定。 1.会计报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的规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2.会计报表附注 会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3.其他财务报告 其他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与方式可以不受会计准则的约束,提供的信息十分广泛,并且提供相关信息的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定性信息和非会计信息。根据现

行国际惯例,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当局的分析与讨论预测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等。 三、财务报告的作用 (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真实、公允的信息 (二)落实和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真实、公允的信息,用于落实和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有助于包括所有者在内的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企业不得编制和对外提供虚假的或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报告;企业负责人对本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四、财务报告的种类 在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规定:按照财务报表编报期间的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月度、季度财务报告是指月度和季度终了提供的财务报告;半年度财务报告是指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前6 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是指年度终了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其中将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报告统称为中期财务报告。 通常情况下,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期间是指公历每年的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半年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期间是指公历每年的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或 7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期间是指公历每一季度;月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期间则是指公历每月 1 日至最后一日。 五、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是企业或个人为了提供给相关方获取财务信息而编制 和披露的一种书面记录。它是一个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 和现金流等方面的重要工具。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财务 报告中常常涉及一些专业名词,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 量表等,这些名词可能会令人困惑。因此,在本文中,我将尝试 解释一些常见的财务报告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财务 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一份展示企业财务状况的报告。它列出了企业的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可以是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是企业欠他人的债务,如应 付账款、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等。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归属于业主 的财务资源,包括股东的资本、留存利润等。资产负债表通过资 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来保持平衡。 二、利润表 利润表(亦称损益表或收益表)是一份反映企业特定时期经营 成果的报告。它列出了企业在该时期范围内的营业收入、营业成

本、利润和亏损等。营业收入指的是企业经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 务所获取的收入。营业成本是企业用于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 务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后所得到的 正数,亏损则是负数。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一份记录企业现金流动情况的报告。它分为经营 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经营活动包括来自主营业 务的现金流量,如销售收入、购买原材料等。投资活动是指企业 购买和出售资产等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则是企 业通过股票发行、债券发行等筹集资金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四、财务比率 财务比率是一种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指标。常见的 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周转率等。流动比率是 企业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用于评估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则是企业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除以流动负债,用于排除 存货对偿债能力的影响。资产周转率指的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平均 总资产的比率,用于衡量企业运营效率。

财务报告的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的名词解释 财务报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 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汇总和分析,向内部管理者、外部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本文将对财务报告中常见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重要的财务信息。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张表格之一,主要反映了企业某 一特定日期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资产通常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负债则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所有者权益则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的权益份额。 二、利润表 利润表也被称为损益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一张财务报表。利润表主要记 录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财务费用等情况,进而计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通过利润表,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为一张重要的财务报表,记录了企业特定时间段内现金和现金等价 物流入和流出的情况。现金流量表主要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其中经营活动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反映的是企业投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而筹资活动则反映了企业通过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 四、财务指标

财务报告中的财务指标是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工具。常见的 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和经营能力指标等。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毛利率、净利率等,用于反映企业盈利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用于评估企业偿债的能力;经营能力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周转率等,用于衡量企业管理资金和资源的效率。 五、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的一份书面文件。审计报告通常包括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通过审计报告,财务报告的用户可以了解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透明度和质量。 六、注释 财务报告中的注释是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进一步解释和说明的文字。注释通常包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以及对报表上出现的异常情况和重大事项的解释。注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总结: 财务报告作为企业的重要信息披露工具,对于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具 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财务报告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含义。无论是投资者、管理者还是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名词解释财务报告

名词解释财务报告 一、引言 财务报告是一种重要的财务信息披露工具,它向投资者、债权 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关键信息。财务报告通过定期披露的方式,帮助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财务 状况,评估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对 财务报告的概念、内容以及重要性进行解析。 二、概念解释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向外部披露的涵盖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信息 的文件。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附注。这些报告准确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提供所需的相关信息。 三、财务报告内容 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它提供了企业的资产总额、负债

总额以及净资产。通过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资金结构,以及企业使用资金的方式和效果。 2.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报表。它展示了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等信息。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记录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它主要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可以清楚地展示企业现金的来源和运用情况。 4. 附注:附注是财务报告中提供附加信息的部分,其中包括对会计政策和估计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的变更等。附注提供了财务报表中某些项目的背景、解释和澄清,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报表内容。 四、财务报告的重要性 财务报告对于企业和利益相关方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决策依据:财务报告提供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关键信息,为管理层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做出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财务报告,他们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投资价值,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决策。 2. 信息透明度:财务报告的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更好地评估企业的价值和风险。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3. 信任与声誉: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展示自身的重要窗口,它通过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提高了市场对企业的信任度。良好的财务报告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声誉,增加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心,有利于企业的融资和发展。 五、结语 财务报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财务信息披露工具,对于企业和利益相关方来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财务报告,我们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因此,

财务报表分析名词解释整理

.+ 第1讲 1.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经济主体、经营主体假设: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和组织,其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 2持续经营、连续型假设:在可预见的未来,一个主体将持续其经营活动; 3会计分期假设:主体可以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获得一个相对准确的估计,故经营活动可以人为地划分为几个期间; 4货币计量假设:主体对其经营活动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报告; 2.基本原则 1历史成本原则:各项交易或事项均以其发生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入账;客观性、确定性 2收入实现原则:获取收入的过程实质上已经完成,且产生的现金流入是确实可实现时,收入才可确认;销售点 3配比原则:确定收入后要使与这些收入相关的成本得到合理的确认,以使其与收入相配比; 4一惯性原则:主体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经济业务采用相同方法; 5充分披露原则:会计报告必须披露所有可能影响一个有相关知识的读者判断的事项; 6重要性原则: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3.记账基础 1现金收付制: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基础; 2权责发生制:以收入是否实现和费用是否发生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基础; 4.财务报表 1财务报表:对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2资产负债表:反映主体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3利润表:反映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4现金流量表:反映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出流入的报表; 5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第2讲 1.资产负债表 1资产:主体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质量:资产在主体中实际所发挥的效用与其预期效用之间的吻合程度; 3资产的质量特征:主体根据不同项目的资产本身所具有的的属性、功用而对其设定的预期效用; 4资产的盈利性: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能力; 5资产的变现性:非现金资产通过交换能够直接转换为现金的能力; 6资产的周转性:资产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利用的效率和周转速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