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导学提纲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导学提纲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导学提纲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与晨昏线 导学提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与晨昏线》导学提纲

设计人:李露霞审核人:高一地理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1、昼夜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2、晨昏线及其判定方法、特点与应用。

【导读流程】

一、了解感知

(一)预习课本P19,结合创新设计为本课学习作好准备

(二)速读课本P19内容,结合创新设计迅速完成以下自学问题。

1、昼夜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2、昼夜交替的周期、应用及其意义

(1)周期——。

(2)应用——。

(3)意义——。

3、昼夜半球及其表示方法

(1)概念:昼半球——的半球,

夜半球——的半球。

(2)表示方法: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昼半球——太阳高度 0

夜半球——太阳高度 0 (>、<、=)

晨昏线——太阳高度 0

二、合作探究

1、晨昏线(圈)及晨线与昏线判定

(1)晨昏线概念:

(2)晨线和昏线的判定

按照地球自转方向:

晨线:由到之间的半圆弧 (昼或夜)

昏线:由到之间的半圆弧 (昼或夜)

3、晨昏线的特点、画法及应用

(1)晨昏线的特点

①、晨昏线永远赤道

②、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

③、晨昏线圈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

且地球。

④、晨昏线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

⑤、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如右下图D;

昏线则为 ,如C ;那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如A;平分

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如E。

(2)晨昏线的画法

二分时的晨昏线夏至日的晨昏线

(3)晨昏线的应用

①确定自转方向

②确定日期和节气

A、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为________。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为_________ 。

三、课堂检测

1、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公

转共同产生的

2、.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上画出太阳照射光线。

(2)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3)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_________。太阳光照图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大气环境 一、大气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 雨的必要条件)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 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

高一地理地球自转练习题附答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之自转及地理意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北半球晴朗的夜晚,把照相机固定好,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星空照片,照片中的每一段弧线均为不同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 1 A. 2 A.2 1.B 2.B 1 2 每小时约15°可推知,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约为4小时。 考点:自转的特征。 地球自转即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3.下列地球自转方向标识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则

A.太阳西升东落B.太阳东升西落 C.地球无昼夜现象D.地球无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3.D 4.A 【解析】 3 因此 4 °经线 5 A.a C.a 6.a点经度为 A.45°W B.0° C.135°E D.135°W 【答案】 5.B 6.D

【解析】 5.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a、b两点处于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相同。bc位于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6.c点在180°经线上,a点位于c点东侧,a、c两点相距45°,因此a点经度为135°W。 7 A.① 8 A.8 7.B 8.A 7 8°E地方时为8:00,即北京时间为8:00。 考点:时间计算。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9.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0.甲、乙两处河流剖面(阴影部分为流水堆积物)正确的是 【答案】 9.C 10.B 【解析】 9.图中河段均较为平直,河水水平运动会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 10. 甲地 乙地 丙地 11 A B.乙地区时比甲地区时早1小时 C.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05°E的地方时 D.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20°E的地方时 12.甲、乙、丙三地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B.乙>丙>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824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1) 班级:姓名: 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 C、极昼极夜现象 D、昼夜长短现象 2、昼夜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太阳照射④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 C、昼夜交替是地球绕日旋转而产生的 D、如果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 4、关于晨昏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均为0 C、昏线在任何时候都平分赤道 D、晨昏线在任何时候都与经线圈重合 5.下面所示四幅图的A、B、C、D 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6.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分界线 C.晨昏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公转共同产生的 7.某飞机沿纬线方向每小时向东飞行15个经度,那么飞机上的乘客将看到 ( ) A.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长了一倍 B.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相等 C.白昼和夜晚的时间都减了一半 D.白昼和夜晚的时间不变 8. 在西行的轮船上,人们看到的昼夜更替周期 ( ) A、24小时 B、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9.右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要求。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若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则北半球正处于________季。 (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________,其中______是晨线,______是昏线。 (3)将题干所示时刻的昼夜现象在下图中绘出,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并 标注经度。 (4)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5)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北京时间是________。 10.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________经 线向西到________经线之间。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 (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________, 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 (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 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120°E B.100°W C.20°W D.60°E 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C在夜半球,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AB是晨线。第2题,由图可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00,故地方时为0:00的经线为60°E。答案:1.A2.D 读某日晨线图,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 B.a点地方时是12时 C.b点地方时是14时 D.c点地方时是0时 4.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A.东—西—东B.西—东—西 C.右—不偏转—左D.左—不偏转—右 解析:第3题,ac为晨线,b点为晨线的中点,因此b点应位于赤道上,b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b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50°E,根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计算出国际标准时为2时40分。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则a点地方时为0时,c点地方时为12时。第4题,ab段位于北半球,bc段位于南半球,b点在赤道上,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答案:3.A4.C 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据此回答5~6题。 5.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A.(10°N,112°E) B.(10°N,116°E) C.(10°S,116°E) D.(10°N,124°E)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学生用书P20] 1.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时。 (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1)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h,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2)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自我检测] 读地球自转速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线速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上线速度最大;纬线上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线速度为0。 (2)角速度分布规律: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均为。 (3)由变式图b可知: ①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线速度,但是图中A、B两点线速度不同,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②从等值线的排列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 半球;从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 和30°N 之间,位于 纬度地区。 ③从等值线弯曲状况看,A 处凸向数值小的方向,线速度 ,说明地势 ;而B 处则相反。 答案:(1)赤道 60° 极点 (2)相等 15°/h (3)①相同 海拔 ②北 60°N 中 ③大 高 考向 地球自转速度 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2.(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 ?0~837 km/h →高纬度837~1 447 km/h →中纬度1 447~1 670 km/h →低纬度 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2019·郑州模拟)根据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e 点和其余四点线速度和所在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e 点线速度比a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a 点低 B .e 点线速度比b 点大,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b 点低 C .e 点线速度比c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c 点低 D .e 点线速度比d 点小,说明e 点纬度一定比d 点低 2.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能够准确地画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进一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规律性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移动。 2.时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带范围和天文四季的划分。 教学难点 1.恒星日、太阳日的概念,时差的计算。 2.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请同学们复习回顾并填写下表内容。 投影: (投影表格,提问检查) 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 黑子光球 耀斑色球 太阳风日冕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总结,并依次投影展示如下: 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 黑子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 斑点 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 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 志;活动周期为11年 光球 耀斑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色球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精品教案

第一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测要求】 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3、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教学过程】 基础梳理(学生板书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教师提问]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你画出示意图。 [学生归纳] 侧视: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旋转 俯视 南极上空顺时针旋转 [板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承转过渡]地球自转速度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所谓角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绕过的角度,根据角速度的定义,结合演示,请同学们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并归纳地球上任意点的角速度的规律, [学生活动]演示、思考、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o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 [分组讨论] 线速度就是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走过的弧长。地球表面各点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否相等?如何计算?如果不等,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教师指导]从全球角度观察,让地球自转一周,地表各点的线速度即可算;引导学生回忆纬线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上题答案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图1-2-2,纬度60o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提出问题]根据前面的计算,思考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 [学生总结]南北两极点角速度、线速度都为0,即南北两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承转过渡]昼夜交替 [模拟演示]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平行光,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自转运动。 [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师演示,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 2、我们有时处在白天(昼半球),有时处在黑夜(夜半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3、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线——晨昏线,说出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的形状组成,与赤道的关系 (2)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3)移动规律 (4)如何判读晨昏线? (说明)对于晨昏线的判读是一个难点,要结合不同的图形进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从中总结经验,如: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晨线 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则为昏线 4、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多长,它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它制约着人们的起居作息,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这个周期不长不短,使整个地球表面增温和冷却不致过分剧烈,有利于地表液态水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演示实验]从地球仪的北半球上空向地球仪上滴一滴红墨水,通过让地球仪不动和地球仪模拟地球不停自转,对比实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地球自转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了偏移。 [教师讲解]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一定有力对它起作用,我们把这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学生观察]再看地球仪上的红墨水的曲线轨迹,两次轨迹相比,曲线轨迹向直线轨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地球和地球运动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地球和地球运动 一、高考展望 1、通过地球光照图及其变式,考查学生计算时间、判断昼夜长短等能力。 2、由单纯考查地球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应用,由单一视角切入向多视角综合考查转变。 二、知识总结 (一)地球知识 1.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低纬、中纬和高纬。南北半球划分。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用20°W 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二)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 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 图1 ①确定纬线与纬度 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②确定经线与经度 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三)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

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一遍过考点07 地球自转运动 含解析

考点07 地球自转运动 考点热度★★★☆☆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1.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 (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 (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3)东经度增大的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自转周期: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地球自转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2)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 图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AOB ︵ 为晨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 (3)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①定义:因不同经度而出现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②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3)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 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 3.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考向一 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 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 2.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 ?0~837 km/h→高纬度837~1 447 km/h→中纬度1 447~1 670 km/h→低纬度 如上图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高一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

1.3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 1) [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2.结合实例,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一、地球的自转 1.自转概况 (1)概念和方向:地球围绕地轴自①西向②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③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④顺时针旋转。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由于选取参照物不同自转周期不同,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⑤恒星日,它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⑥360°,所用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⑦太阳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续相交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360°59′,所用时间为⑧24小时。 (3)速度:自转角速度除⑨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各地○10相等,都为?15°/时;自转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其周期为24小时,使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2)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产生偏向。该力只作用于 ?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并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二、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 1.地方时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21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2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划分与区时换算 (1)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3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2415个经度,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25区时,又称○26标准时。 (2)区时的换算: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271个小时。在同一日期内,东○28早西○29晚。 3.国际日期变更线 大体沿○30180°经线穿行的折线,也叫○31日界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又为了保持○32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故在这样的地方改用折线。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doc

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I (高一上)“地球运动”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融安县高级中学地理组雷婷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2、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学会判读晨昏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图,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2、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限于学生对初中这一地理知识的掌握和接受能力,高中教学的着手点是逐步深入,对概念的表述和解释要更加严谨、图像的选择更容易理解和更接近实际情况,要注意说明地球运动的变化等方面;而且对于涉及到一?些知识,尤其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要注意用图来使其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而且通过一些学生探究容易获得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策略:实物和多媒体动画演示、板图板画图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亮标】(2分钟) 复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通常酒店大堂都有很多时钟,显示出不同地方的时间,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时间呢?这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展示目标:1、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2、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学会判读晨昏线。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basic form of earth movement-rotation and revolu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

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0云南昆明模拟)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与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 A.a点纬度比c点低B.b点海拔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D.d点地势比a点低 2.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海拔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D.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答案:1.B 2.D解析第1题,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从图中可直接看出b点的海拔比c点高,选B项。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转线速度与海拔呈正相关,选D项。 (2020湖南怀化模拟)高考结束后,几位同学结伴去青海湖旅游,计划6月12日在图中黑马河乡看日出。读图,回答3~4题。

3.查询得知当日某地(120°E,32°N)昼长为14小时,该日青海湖黑马河乡日出时间约为北京时间() A.5:20 B.6:20 C.7:20 D.8:20 4.当地牧民忠告观日出时需穿厚衣服或者羽绒服,而此时我国东部地区早已穿着短袖夏装,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民俗文化D.地形地势 答案:3.B 4.D解析第3题,某地(120°E,32°N)昼长为14小时,日出时间应为当地时间5时,图中黑马河乡比该地纬度高一些,即昼长略大于14小时,则黑马河乡日出时间略早于5时,因黑马河乡的经度为100°E,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20分,所以当黑马河乡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6:20,B项正确。第4题,黑马河乡位于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且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所以气温更低,故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D项正确。 (2020黑龙江、吉林八校联考)下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昼夜分布图,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N,虚线为北极圈,两种阴影中较深的阴影区域为T1时刻过后的T2时刻的黑夜范围。读图,回答5~6题。

高一地理地球自转练习题附答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之自转及地理意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北半球晴朗的夜晚,把照相机固定好,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星空照片,照片中的每一段弧线均为不同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照片中北极星的位置应在 A.左上角附近 B.中心附近 C.右上角附近 D.左下角附近 2.若图中甲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60°,则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约为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 【答案】 1.B 2.B 【解析】 1.恒星视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相对运动,因为地轴大致指向北极星,因此,北半球看到的星空恒星大致围绕北极星运动,故北极星应位于图中的中心附近。 2.甲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60°,即地球自转了约60°,据自转角速度每小时约15°可推知,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约为4小时。 考点:自转的特征。 地球自转即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3.下列地球自转方向标识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则 A.太阳西升东落 B.太阳东升西落 C.地球无昼夜现象 D.地球无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 3.D 4.A 【解析】 3.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据图中标识的极点可知甲图为南极俯视图,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因此A项错误。据图中标识的极点可知乙图为北极俯视图,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因此B项错误。丙、丁两幅图中,西经度应向东度数减小,即顺着自转方向减小,因此丙、丁两幅图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因此D项正确。 4.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太阳相对地球上的观测者而言则是自东向西运动,即东升西落。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则太阳西升东落,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产生了昼夜现象;地球向东或向西自转,均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因此C、D项错误。 考点:自转的方向及地理意义。 下图中,a点位于30°N,b点位于30°S,∠aoc=45°,c点位于180°经线上。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5.下列关于图中a、b、c三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地方时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相等 D.b、c两点地方时相同 6.a点经度为 A.45°W B.0° C.135°E D. 135°W 【答案】 5.B 6.D 【解析】 5.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除极点外,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a、b两点处于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相同。bc位于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6.c点在180°经线上,a点位于c点东侧,a、c两点相距45°,因此a点经度为135°W。 考点:自转的速度及经度计算。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 第三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三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内容标准核心考点核心素养规律趋向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 1.以卫星发射为背景材料,考查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与速度。 2.以重大或热点事件的发生为背 景,考查地方时、区时计算及日 期变更和日期范围的确定。 3.以晨昏线图或重大地理事件的 发生为背景,考查晨昏线的特点、 时间计算、日期判断等知识。 日期变更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读图,回忆下列知识。 ①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特点:A自西向东,B逆时针,C顺时针。 ②图中甲、乙、丙三地,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③甲地连续两次看到日出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为一个太阳日;乙地连续两次看到北极附近某恒星出现在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23小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 ④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2)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图,回忆下列知识。 ①角速度 a.大小:除南北极点角速度为0外,其余各地角速度约为15°/h。 b.规律: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都相等。 ②线速度

a.大小:赤道约为1 670 km/h,60°纬线的线速度约为837 km/h,极点线速度为0,任一点所在地的线速度是1 670 km/h×cos α(α表示该点地理纬度)。 b.规律: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极点最小;由赤道向南北极点递减。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 读图,回忆下列知识。 (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交替 ①产生: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 ②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③意义:影响人类的起居作息。 (3)昼夜界线——晨昏线 ①自西向东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如图乙中的AP,图丙中的BP。 ②自西向东由夜进入昼为晨线,如图甲中的AB,图乙中的BP,图丙中的AP。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差 读时区划分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 ①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零时区)。 ③在中时区以东,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一区;在中时区以西,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一区。 ④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3)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4)日界线 ①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的区别

1.3.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

1 课题: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三)----日界线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计算两个地区之间的时差。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会计算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地球的自转及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 重点、难点: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涉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的计算。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课本P20的相关内容,并完成下列填空中的问题,对不会的内容用红笔做好标记。 三、日界线 1、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以 经线为准,但不重合(白令海峡、新西兰) 2、原则:在国际日期变更线,往东 一天,往西 一天 3、 4今天的范围= 180o经线上的地方时*15o 当0(24)时与180o经线重合时,全球为一天。 当0o经线为0(24)时或180o经线上为12时,全球平分为两天。 当180o经线上的地方时超过12时,则今天的范围大于180o,并且今天的范围大于昨天的范围。 当180o经线上的地方时小于12时,则今天的范围小于180o,并且今天的范围小于昨天的范围。 5、昨天与今天的两种示意图: o N 今天的范围是指0时向 ,180o向 之间的区域; 昨天的范围是指 向西, 向东之间的区域。 今天的范围= 经线上的地方时*15o 【基础训练】 1、2009年9月23日,我国领土最西端(73°E)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 A .8时18分 B .11时18分 C .10时28分 D . 9时8分 2、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奥运会开幕时,图中A 地所在时区的 区时为( ) A .7日4时 B .7日12时 C .8日4时 D .9日12时 【能力提升】 3、希腊雅典(东二区)19时向世界现场直播体育比赛,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直播的时间是( ) A.13时 B.次日凌晨1时 C.次日17时 D.23时 我们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美国NBA 篮球赛的时候经常是在上午,而美国当地时间却是晚上。据此回答4~5题。 4、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 .地球的公转 B .纬度的不同 C .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 .地球的自转 5、2008~2009赛季,CCTV -5于11月16日上午9点直播休斯敦火箭队主场迎战黄蜂队的比赛。则比赛开始于当地的(休斯敦使用美国中部时间——西六区区时)( ) A .11月15日19点 B .11月15日18点 C .11月16日19点 D .11月16日23点 6、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并回答问题。 (1)NA 的经度为 ; NB 的经度为 。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装 订 线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检测【附答案】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地球的自转 1.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2.下面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1°N,30°E B.30°N,180° C.45°S,45°W D.60°S,2°E 3.2019年11月5日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该卫星与地面上的对应点相比( ) A.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运动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C.运动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D.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4.地球自转线速度对卫星发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酒泉(约40°N) B.太原(约38°N) C.西昌(约28°N) D.文昌(约19°N) 5.关于北京(40°N)和广州(23.5°N)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角速度和线速度均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题组二地球的公转 6.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春节 B.端午节 C.劳动节 D.国庆节 7.唐代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实际是( ) A.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冬至和夏至时间 B.精确地测算出地球公转周期 C.发现了地球自转周期 D.反映了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题组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8.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该同学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 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成23°26' 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读下图,下列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深度解析)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B.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是黄赤交角 D.黄赤交角的度数即极圈的度数 10.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A.北纬20° B.赤道上

1-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一昼夜交替 [知识整合] 1.昼夜交替 (1)图中甲为半球,乙为半球,为。 (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的球体。 (3)周期:小时。 【温馨提示】昼夜的形成是因为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2.常见晨昏线图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1)晨昏线定义:晨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半球进入半球的分界线。 昏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半球进入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在不同的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形态不一样,有的图只显示晨线或昏线,有的显示晨线和昏线的一部分,有的显示整个晨昏线。如下列五幅图:

(2)从五幅图中分析晨昏线具有以下特点 ①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③晨昏线永远 赤道。 ④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 ,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⑤晨昏线只有在 时才与极圈相切。 ⑥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 、方向相反。 ⑦明确角度关系α=β=90°-θ [学 法 指 导]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1.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2.晨昏线的应用 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确定方向 依据南北极点确定方向,N 为中心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S 为中心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 (2)确定地方时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右图中Q 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 的纬度=90°-AF 的纬度=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 ②确定经度:上图中太阳直射点Q 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 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