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八章经济增长理论

本章内容、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则将宏观经济学的讨论扩展到长期。在对长期经济问题的研究中,经济增长问题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章将试图通过对几个经济增长模型和相关经济增长因素的理论分析,说明两个关键性问题。其一是,长期中一国的经济增长率或产出增长率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其二是,现在的低收入国家将来会不会赶上甚至超过现在的高收入国家?

在本章中,读者和学生应该明白:(1)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区别,(2)对经济增长状况的衡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索洛剩余方法”、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要点、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要点,(4)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内容,(5)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内容,(6)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最优经济增长的途径问题,(7)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外部性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凸性经济增长模型,(8)关于经济增长的趋同问题,(9)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争论:经济增长极限论、经济增长怀疑论,(10)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类经济政策。

第一节 经济增长概论

经济增长应该是一个可以感觉得到的现象。从普通人的观点来看,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能不能提高?可以提高到什么状况和程度?如何提高?这种提高所需的时间有多长?而这些问题正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研究所要解决和给予回答的。

以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之一的美国为例,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在相应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表现出了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与今天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相比,美国经济史学家斯坦利?莱伯格特曾经描绘了美国普通人的家庭在1783年时的生活水平状况:没有暖气,只有一个壁炉,没有自来水,没有热水;厕所只是在外面盖的一间小木屋,屋内的地上有一个坑。直到19世纪,一个普通美国农民每周只能洗一次澡,房间里也没有电和天然气,晚上只能点一只蜡烛照明,当然也没有电冰箱、电烤炉和其它设备;除了一只硬板床外,卧室内没有任何家具;由于不存在社会的相关产业,家庭里必须自己动手解决一切生活必需品的供给。1 为什么在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多大变化,而在19世纪中期以后到今天,却出现了过去几乎无法想象的巨大变化呢?事实上,造成18-19世纪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与今天美国普通人生活水平巨大差距的原因,正是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当然,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下面的表1给出了13个国家经过40多年时间的发展后人均GDP的状况。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于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影响。如果我们进一步将美国、日本、挪威和孟加拉国四个国家在1820年--1990年的一个半世纪多的人均GDP增长状况进行对比,更可以发现四个惊人的特点:第一,美国的长期增长记录是相当可观的,在19世纪与20世纪,平均人均收入增长了16倍多。第二,日本已从第二次大战之前的中度贫穷国家变成了一个生活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的富裕国家。第三,挪威的人均收入在近25年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第四,孟加拉国在150年前就极为贫穷并且增长乏力,至今仍然如此。2

1参见《经济学》(下册)〔美〕阿瑟?奥沙利文和史蒂芬?M?谢菲林 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中文第一版,第514页。

2参见〔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合著《宏观经济学》第8版,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表11人均GDP

1990年美元累计增长(%)

1950 1992

美国 9 573 21 558 125.20

孟加拉国 551 720 30.67

中国 614 3 098 40436

埃及 517 927 272.73

印度 597 1 348 125.80

印尼 874 2.749 214.53

墨西哥2085 5112 145.18

南韩 876 10010 1042.69

台湾 922 11 590 1157.05

坦桑尼亚 427 604 41.45

泰国 848 4 694 453.54

苏联 2 834 4 671 64.82

扎伊尔 636 407 -36.01

资料来源:Angus Maddison,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 1820-1992,Paris: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5。

* 罗伯特?小卢卡斯,《论经济增长的机制》,1988年。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考察国民经济长期发展问题常涉及到两个既紧密相联又有区别的概念,即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规定为一国GDP(或者GNP)的增加。在理论分析中往往进一步以产量来代表GDP(或者GNP)。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经济增长的程度或者速度则用增长率来描述。

若用Y t 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Y t-1表示(t-1)时期的总产量,则t期对t-1期而言,总产量的增长率G t就可表示为:

11

??

?=

t t

t

t Y Y

Y

G

如果用y t表示t时期的人均产量,y t-1表示(t-1)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的增长率

g t为:

11

??

?=

t t

t

t y y

y

g。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通常指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从不发达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的过程。从广泛的意义上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

2003年4月中文第一版,第45页。

1转引自:〔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合著《宏观经济学》第8版,王志伟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4月中文第一版,第67页。

结构的总体进步。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在现代

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主要涉及经济发达国家,而经济发展主要涉及经济不发达国家或经济欠

发达国家。一般而言,在经济学范围里,经济发展理论和问题由“发展经济学”的学科分支

进行专门研究。而经济增长理论和问题,则重点在“宏观经济学”中加以研究。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学家们认为,推动经济增

长的源泉主要是四个方面,即: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美国经济学

家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和威廉?D?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

将这四个方面称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1 由于自然资源的相对稳定性,多数经济学家

涉及的宏观生产函数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投入,而只把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

素的投入和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所以,宏观生产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

),(t t t t K L f A Y =

式中,Y t 、L t 和K t 顺次为t 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t 代表t

时期的技术状况。依据上述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

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即:

G y = G A + αG L + βG K

式中,G y 为产出的增长率,G A 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 L 和G 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

率。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

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有时,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

写进生产函数。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经济活动参与者个人身上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

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和训练而获得的技能。究竟是把人力资本

与劳动力结合起来以劳动投入(或者人力资源)来代表,还是把人力资本分开来作为单独的

一种投入处理,经济学家们的意见是不一致的。当我们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要素对

待时,生产函数则可以被写为下面的形式:

Y t = A t F (Nt ,Kt ,Ht )

式中,Ht 为人力资本。

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经济增长问题实际上是经济社会潜在生产能力及其现实表现的长期变化趋势问题。这种

趋势可以用一条长期产出增长的趋势线来表示。

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产出。向上倾斜的产出增长趋势线表示潜在生产水平

不断增加的过程。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本质就在于说明,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长期中产量的增

长率?或者说,产出增长的长期趋势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并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可以达

到什么样的理想状态?

宏观经济学对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两种互相补充的分析方法。一种是经济增长理论的数理

模型分析,它通过把增长过程中要素供给、技术进步、生产率增长、储蓄和投资之间的互动

关系模型化,加以分析。另一种是经济增长的核算,也叫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它是把决

1 参见《经济学》(第16版)〔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 合著,萧琛 译,华夏出版社

1999年中文版,第419-420页。

定经济中产量增长的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数量化,进行分析。大致说来,这两种方法构成了宏观经济学中分析和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Y

O t

产出的增长趋势

四、经济增长概况及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从历史上来看,经济增长实际上只是近现代社会出现的现象。美国经济史学家和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专家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on)将由1980年倒推15个世纪期间的人口增长和人均产量增长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后提出,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见表14-1)。只有从16世纪的第2个阶段开始,经济才有了低水平的缓慢增长,而只是到了资本主义阶段,才出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1

表14-1 过去15个世纪的人口增长和人均产量增长

(平均年增长率)

人口人均产量

农业(500-1500年)0.1 0.0 高级农业(1500-1700年) 0.2 0.1 商人资本主义(1700-1820年) 0.4 0.2

资本主义(1820-1980) 0.9 1.6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是十分重要的,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认真研究现代经济增长,注意其相关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和费利普?拉雷恩(Felipe Larrain)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具有如下两大特征:2

1.经济增长使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产量和就业份额方面的重要性下降,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性则日益增强。美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占全部劳动力数量的比率,

由1820年的70%,变为1987年的3%;日本农业劳动力数量占全部劳动力数量

的比率,由1870年的72%,下降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8%。目前,在工业化

国家,这一比率平均大约为5%。

1参见《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美〕杰弗里?萨克斯和费利普?拉雷恩 合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中文版,第792-793页。

2参见《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美〕杰弗里?萨克斯和费利普?拉雷恩 合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中文版,第794-797页。

2.经济增长的结果是出现了城市化的趋势。大量的人口、企业集聚于城市地区,城市成为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中心。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则从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的经济发展历史情况中,将经济增长的特征归结为七个基本趋势:1

1.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远比人口和就业量的增长速度要快,这导致了资本深化的趋势。

2. 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实际工资水平呈现出强劲上升的趋势。

3.在长期中,工资和薪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略有上升。但是,在20世纪后20年中却几乎没有变化。

4.过去实际利率和利润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中表现出有较大的波动,但是,在20世纪中,波动和变化却不大。

5. 20世纪中,资本-产出比率是下降的,没有表现出收益递减规律。

6. 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国民储蓄占GDP的比重和投资占GDP的比重一直是稳定的,只是20世纪最后20年里,美国的国民储蓄率发生了急剧下降。

7.在不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时,国民产值的平均增长率大约是3%。产出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加权平均后的资本、劳动和资源投入的增长,表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过,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提醒人们,他们所归纳的经济增长特征的七个趋势,只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并非所有的国家或者在所有的经济增长过程中都必然出现。

五、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历史概况:

从经济思想史方面来看,如果不拘泥于“经济增长”的专用术语的话,经济增长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早期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理查德?坎梯隆(Richard Contillon)最早从社会总资本流通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问题。其后,法国重农学派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对坎梯隆的《流通图》加以发展,提出了《经济表》。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将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效率提高等看作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则进一步提出在土地和其它资源既定的情况下,资本的不断积累和劳动投入的持续增加,会造成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所以,技术进步就成为十分必要的条件。 

19世纪中后期,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中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增长的理论。这对后来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末,英国经济学家阿林?扬(Allyn Young)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关于分工、专业化和市场发展的论述中发现了收益递增的思想,并且在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关于完全竞争与收益递增可以相容,以及经济外部性问题的思想启发下,提出了最早的内生经济增长思想,为当代新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最早的思想基础。由于其论文发表于经济大萧条期间,所以,他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视。 

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提出了极具影响的创新理论,并以之解释和说明经济周期波动和经济增长过程。 

20世纪30-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罗伊?哈罗德(Roy F.Harrod)和美国经济学家埃弗赛?多马(Evsey D.Domar)出于补充与完善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的需要,提出了资本系数不变的具有凯恩斯主义色彩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不过,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只能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角度部分解释经济增长问题,而且它本身还存在着不确定和不稳

1参见《经济学》(第16版)〔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 合著,萧琛 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第728页。

定的问题(“刃锋现象”)。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和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特雷沃?斯旺(Trevor W.Swan)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函数角度,对哈罗德-多马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他们加入了外生的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建立了资本系数可变的索洛-斯旺模型,避免了“刃锋现象”,说明了经济稳定增长的可能性。但是,索洛和斯旺的模型却未能说明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决定,也未能很好解决最优经济增长途径问题。 

与索洛和斯旺大致同时,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和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分别提出了带有强调收入分配问题的经济增长模型。到60年代,卡尔多还依据各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六个标准化事实,作为指导和评判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依据。这对于后来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S.Phelps)在索洛-斯旺模型基础上提出了资本增长的黄金律。戴维?凯斯(David Cass)和嘉灵?库普曼斯(Tjalling C.Koopmans)则以20年代弗兰克?拉姆赛(Frank Ramsey)的最优储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与费尔普斯的静态范畴的资本积累黄金律相对应的、以完全竞争为背景的拉姆赛-凯斯-库普曼斯最优经济增长理论最优经济增长理论框架。这样,20世纪中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就确立起来了。同一时代,宇泽弘文(Hirofumi Uzawa)还通过区分资本财物和消费财物的不同生产技术,提出了两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 

由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通过劳动增长和技术进步来解释长期经济增长机制,所以,说明技术进步就成为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对此,在20世纪60年代,肯尼斯?阿罗(Kenneth J.Arrow)和谢辛斯基(Sheshinski)分别建立了技术进步与学习效果相联系的经济增长模型,宇泽弘文则研究了教育部门的投入和最优技术进步问题。 

到20世纪80年代,保罗?罗默(Paul M.Romer)、罗伯特?小卢卡斯(Robert E.Lucas Jr.)和瑟吉奥?莱贝洛(Sergio Rebelo)运用广义资本概念研究了缓解资本边际收益递减,使资本的持续积累成为可能性的问题。由此开始,出现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热潮。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至当前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更多地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其主流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通过拉姆赛-凯斯-库普曼斯最优经济增长模型来讨论集权经济和分权经济的最优经济增长途径的异同点,说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2.在罗默、卢卡斯和莱贝洛研究的基础上说明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取得的技术进步与帕累托最优的相互关系,讨论公共政策对技术进步和长期经济增长

途径的影响。

3.在明确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形式基础上,运用杰恩?格罗斯曼(Gene M.Grossman)和埃尔哈南?赫尔普曼(Elhanan Helpman)的产品种类扩展

模型和产品质量改进模型,来说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4.借助罗伯特?巴罗和加里?贝克尔(Robert Barro and Gary S. Becker)、贝克尔、凯文?默菲和罗伯特?田村(Kevin M. Murphy and Robert Tamura)的

内生人口增长模型,来分析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5.在卢卡斯强调教育部门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均衡经济增长途径和它的动态性质。

6.在罗伯特?巴罗和格里高利?曼丘(Robert Barro and Gregory N. Mankiw)、保罗?罗默和戴维?韦尔(Paul Romer and David N.Weil)等人研究的基础

上,具体讨论趋同假说的具体含义及验证方法,并对1960年代以来的各国

经济增长问题作出解释。

7.在米切尔?博尔德林和麦克尔?伍德福特(Michele Boldrin and Michael Woodford)和西村和雄和矢野诚(Kazuo Nishmura and Makoto Yano)等人

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包含经济增长和混沌现象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8.讨论不完全竞争、经济制度和环境保护等因素与长期经济增长途径的相互关系。

实际上,在20世纪占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之外,也还存在着一些从其他方面探讨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其中包括:

20世纪初德国的思想家马克斯?韦伯(Marx Weber)提出的,基督教新教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末期,英国经济学家戴沃德?兰姆德斯(Davod Lamdes)提出的,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的观点。 

美国新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和罗伯特?保罗?托马斯(Robert Paul Thomas)则从包含产权、交易费用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制度出发,提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是西方兴起的原因。”1 新经济史经济学家的这种研究已经开创了一种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全新思路和研究方法。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经济转型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改革。 

与新经济史学派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见解相类似,美国经济学家斯卡利(G ?Scully)利用一个数理化的分析框架来检验影响产出的政治和制度因素。他比较了115个市场经济在1960-1980年间的经济增长率后发现,经济增长会受到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都是政治开放和保护私有产权的国家。他说:“制度框架对经济效率和增长率有重大影响。政治开放、尊重法律规则,私有财产和资源市场配置的社会同没有这类自由的社会相比,增长率要高出两倍,效率要高出一倍半。”2 

此外,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W?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则从更广泛的角度分析了各国的经济增长,提出了从经济结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理论。 

总之,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家们仍然在致力于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也在对各国经济增长的事实进行验证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

第二节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确地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理解理解和认识现实的经济增长和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都至关重要。因此,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就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投入了这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是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数量分析的最早开拓者,其分析方法是独具特色的。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国民产值及其组成部分的长期估量、分析与研究,进行各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库兹涅茨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工业革命时期,基本上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出现相一致。这在英国是从1780-1820年开始,在美国是从1810-1860年开始,在德国是从1820--1870年开始。在那个

1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保罗?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崛起》,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73年英文版,第1页。

2G?斯卡利:《制度框架和经济发展》,载《政治经济学杂志》1988年6月,第652页。

时期,总收入的加速增长,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交织在一起。

库兹涅茨经过大量的考察、分析和对比,指出了比起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更为细致和具体一些的现代经济增长的15个特征:1

1.伴随人口增长而来的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

2.人均产值每10年增长15%,这会造成难以解释的人均产量增长现象。

3.效率的高速增长是发达经济中所有主要部门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特征。

4.随着现代经济增长的进行,总产量中的部门产量份额会发生如下变化:农业及有关产业部门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公共事业所占的比重上升;制造业内部由非耐用品

向耐用品转变,一定程度上的消费品向生产资料转变;一些服务业的比重上升,而

另一些服务业的比重则下降。

5.伴随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或人均产值的提高,或对不同最终产品的不同影响)所导致的技术变动。

6.总产值和劳动力在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经济组织间的配置发生了迅速变化。

7.产值结构,特别是劳动力的行业、阶层和职业结构显著而急剧的变动。

8.与现代经济增长有关的经济结构在某些方面的变动趋势却极不明显,尤其是分配方面。

9.趋势不太明显的经济结构的另一个方面是产品使用状况,尤其是资本形成和消费之间的分配状况。

10.国际经济增长方面有三种极为显著的趋势:第一,交通与通讯系统的科技革命使世界各地可以直接接触。第二,经济增长会继续不断地在不同的国家间转换。第

三,经济增长导致了一种经济发达国家与经济发展不充分国家相互联系的国际性趋

势。

11.移民情况造成了各国经济增长特征的不同。

12.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加。

13.资本国际流动的增长。

14.人口、物品、资金的国际流动的变化对于经济增长率或发达国家经济的内部结构改变的趋势作用不明显。

15.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有关趋势明显是经济连续扩张、总产值增长的高水平和内部结构迅速改变的结果。

在一系列关于经济增长的著作中,库兹涅茨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

第一,知识存量的增长。库兹涅茨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迅速增加了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当这种知识存量为社会所利用的时候,它就成为现代经济高比率的总量增长和迅速的结构变化的源泉。但知识本身不是直接生产力,由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良等一系列中间环节。在知识的转化过程需要有一系列中介因素,这些中介因素是,对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投资;企业家要有能力克服一系列从未遇到的障碍;知识的使用者要对技术是否适宜运用做出准确的判断等。在这些中介因素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最终会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生产率的提高。库兹涅茨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是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为了弄清什么是导致人均产值高增长率的主要因素,库兹涅茨对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长期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以人均产值高增长率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经济结构的变化。库兹涅茨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它们经济增长的历史过1参见〔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中译本,第432-441页。

程中,经济结构转变迅速。从部门来看,先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活动,后又从工业活动转移到服务性行业。从生产单位的平均规模来看,是从家庭企业或独资企业发展到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大公司。从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分配来看,在美国,1870年全部劳动力的53.5%在农业部门,到1960年则降低到7%以下。在比利时,农业劳动力从1846年占全部劳动力的51%减少到1961年的7.5%。以前要把农业劳动力降低50个百分点,需要经历许多世纪的时间,现在,在一个世纪中,农业劳动占全部劳动力的百分比就减少了30个到40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迅速的经济结构变化所引起的。库兹涅茨强调,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时期的总体增长率和生产结构的转变速度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高得多。库兹涅茨把知识力量因素和生产因素与结构因素相联系起来,以强调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难看出,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与丹尼森的分析相比,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他重视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库兹涅茨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动缓慢,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小,主要表现在,不发达国家传统结构束缚着被聚集在传统农业部门中的60%以上的劳动力,而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阻碍着经济增长;同时,制造业结构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增长对它提出的要求,需求结构变化缓慢,消费水平低,不能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刺激。

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库兹涅茨提出了所谓的“倒U字型曲线假说”。他在1954年美国经济学会的年会上所作的演说中,首次论述了如下一种观点,即: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创造”与“破坏”改变着社会、经济结构,并影响着收入分配。库兹涅茨利用各国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他得出的下述结论流传较广:“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

如果用横轴表示经济发展的某些指标(通常为人均产值),纵轴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则这一假说揭示的关系呈现一条倒U字形曲线,因而被命名为“库兹涅茨的倒U字型曲线假说”,又称“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在说明这一倒U字形曲线时,设想了一个将收入分配部门划分为农业、非农业两个部门的模型。在此情况下,各部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可以用如下三个因素的变化来说明。这三个因素是:按部门划分的个体数的比率;部门之间收入的差别;部门内部各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库兹涅茨推断,这三个要素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起下述作用:(1)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加大,整个分配趋于不平等。(2)一旦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由于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居于支配地位,比率变化所起的作用将缩小。(3)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将缩小。(4)使不平等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财产收入所占的比率将降低,以及以收入再分配为主旨的各项政策将被采用等等,各部门内部的分配将趋于平等,总的来说分配将趋于平等。

库兹涅茨假说提出后,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曾经就有关倒U字形曲线形成的过程、导致倒U字形曲线的原因、以及经济平等化过程,进行过较多的讨论。经济发展的资料表明:库兹涅茨曲线不符合第三世界国家的实际情况。换言之,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第三世界国家的收入不平等越来越悬殊,并没有向平等方向转变。

二、索洛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根据美国1909-1949年间的数据对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因素进行了分析。他得出了令人惊奇的结论:该阶段,每工作小时产品的增长中,超过88%的部分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

索洛采用了下面的方程式,来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因素各自的贡献。

A

A K K N N Y Y ?+??+???=?)()1[(θθ

该方程式的含义为:

产量增长=(劳动力份额×劳动力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 技术进步

式中,(1-θ)和θ分别代表产品中劳动力和资本的收入份额,Y 代表产出量,N 代表

就业的劳动力,K 代表所使用的资本量,A 代表技术水平。劳动或资本的贡献等于它们各自

的增长率乘以该投入在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技术进步或者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由该方程的右

边第三项代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在所有的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作为生产方法改进

的结果而导致产量增加的幅度。或者说,它是从相同的生产要素中获得更多产量时全要素

生产率的增长。

索洛认为,产量增长的源泉就在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他认为,在

1909-1949年期间,美国GNP 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9%,其中0.32%归于资本积累的贡献,

1.09%归于劳动力投入增长的贡献,剩余的1.49%归于技术进步的贡献。此外,在人均产量

增长的1.81%中,1.49%也来自于技术进步。

索洛衡量和计算技术进步所作贡献的方法,被叫做“剩余法”或者“索洛剩余”。这对

于分析经济增长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贡献。不过,这种方法显然存在着不足,即,它有可能将

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之外的因素都当作技术进步来处理。

三、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F. Denison )是继索洛之后最全面分析经济增长

因素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丹尼森

借助于索洛的分析框架,分析了1929-1982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得出了自己的分析结果

(参见表14-2)。

为使分析准确,首先,丹尼森把考察期间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时期区别对待。然后,他把

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丹尼

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果,其中土地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其余两个

则是可变的。关于要素生产率,丹尼森则把它看成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

出量。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

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即:(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状况;

(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影响单位投入产出量的其他因素。

表14-2 美国人均潜在产出的增长(1929-1982年)1

(每一时期内的年平均增长率)

1929-1948 1948-1973 1973-1982 1929-1982

人均国民收入 1.24 2.26 0.23 1.55

总要素投入 0.23 0.61 0.15 0.38

劳动 0.40 0.18 -0.04 0.20

1 参见:爱德华?丹尼森:《1925—1982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华盛顿特区,布鲁金斯研究所,1985年)

表18-4。

教育 0.38 0.40 0.44 0.40

工作时间 -0.21 -0.24 -0.33 0.25

年龄-性别构成 0.00 -0.15 -0.24 -0.11

其他 0.23 0.17 2.09 0.16 资本 -0.12 0.48 0.26 0.23 土地 -0.05 -0.05 -0.07 -0.05 单位投入的产出 1.01 1.65 0.08 1.17 知识进步(剩余) 0.49 1.08 -0.05 0.68 规模经济 0.22 0.32 0.21 0.27 资源配置改善 0.29 0.30 0.07 0.25 法律和人文环境 0.00 -0.04 -0.17 -0.04 其他 0.01 -0.01 0.02 0.01

丹尼森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具体数量的测定,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作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再把分配的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在1985年出版的《1925—1982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一书中,丹尼森根据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字,对上述各个增长因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其结果被总结在下面的表14-3中。

运用1929—1982年间的数据,丹尼森计算出,2.9%的年实际产量增长率中的1.9%应归功于要素投入的增加。每工作小时产品的增长率为1.58%,其中1.02%应该归功于技术进步.

从表中可以看出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其原因可以部分地从经济增长的分解式中得到解释,即劳动的产出弹性相对较大,所以劳动的增长率就有相对大的权重。

下面来看要素生产率增加或每单位要素投入产量的源泉。令人震惊的事实是,知识的进步解释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约2/3的贡献。此外,资源配置这一因素对要素生产率增加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例如,人们从薪水少的工作“跳槽”到更好的工作,从而导致产量的增加或收入的增长。另一个重要情形是劳动力从农村转到城市就业而引起的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规模经济。从表中可以看到收入平均增长中超过10%的部分要归功于经济中运作规模的扩大。当经济运作的规模扩大时,每单位产量要求的投入更少,这主要是因为,在小规模水平上使用技术,在经济上可能效率不高,但在更大的生产规模上则会产生节约,带来规模经济效应。

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1929-1982年)

增长因素增长率(%)

总要素投入 1.90

劳动:1.34

资本:0.56

单位投入的产量 1.02

知识:0.66

资源配置:0.23

规模经济:0.26

其他:-0.03

国民收入 2.92

资料来源:Edward Denison,Trends in American Economics Growth,1929-1982(Washington,D.C. The Brookings Institation,1985)表8-1, 转引自:[美]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226页,表10-2,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据此,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丹尼森所说的知识进展包括的范围很广。它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而产生的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在内,还包括从国内的和国外的有组织的研究、个别研究人员和发明家,或者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丹尼森所谓的技术知识是,关于物品的具体性质和如何具体地制造、组合以及使用它们的知识。他认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明显的,但是只把生产率的增长看成大部分是采用新技术知识的结果是错误的。他强调管理知识的重要性。管理知识就是,广义的管理技术和企业组织方面的知识。在丹尼森看来,管理和组织知识的进步更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国民收入,因此它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比对改善产品物理特性的影响更大。

总之,丹尼森认为,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进步的重要性是相同的,不能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

第三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研究成果较为密集的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作为第一阶段经济增长模型先导和发展契机的是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而第一阶段中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则是索洛模型和斯旺模型。第二阶段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总体上有别于第一阶段有关模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特征。其中最有名的代表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小卢卡斯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保罗?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从开辟一个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方向角度来看,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开创性作用和强调总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相比,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所以,经济学中通常将哈罗德模型作为二者的代表。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情况。

哈罗德模型的假设前提是:(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1,即S = sY,这里的s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3)生产过程中只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4)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5)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也就是说,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哈罗德认为,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和该社会的总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一比例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现在,我们以v来表示它。若以K和Y依次代表资本和产量(国民收入),则有:

1为了特定的需要,我们在这里暂时以大写字母表示实际变量。

K = vY

随着社会资本的增长,该社会的产量也会增长,假设二者的增长量依次为ΔK 和ΔY 。

二者之比被称为边际资本-产量比。如果原有的资本产量比等于边际的资本-产量比,那么就

有:ΔK = v ΔY

由于(假设)不存在折旧,资本增量ΔK 就全部来自于新的投资,也就是说,ΔK = I ,

因此,上面的式子就可以写成:

I = v ΔY

另一方面,从假设(2)可以得到:S = sY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只有当I=S 时,也就是只有当投资等于储蓄,或者说储蓄全部用于

投资时,经济活动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哈罗德以凯恩斯提出的这个均衡条件为基础,进一步

提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同样只有实现了I=S 这一条件,经济才能实现均衡增长。根据I =

v ΔY 式和S = sY 式,可以得到:

v ΔY = sY

或者,v

s Y Y =?

该方程式即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

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如果上述基本方程中的v 是资本的实际

变化量与国民收入的实际变化量的比率,那末在一定储蓄比例之下,由此而导致出的国民收

入增长率被称为实际增长率,用G A 表示。于是,v

s Y Y =?的式子就可写为: G A = s/v

根据哈罗德的说法,要进行动态理论探讨,重要的是考虑企业家的预期和企业家是否合

乎意愿等心理因素。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情况就会有所不同。若把资本-产量比v 理解为

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有的资本-产量比,用r v 表示它,那么基本方程就可以写为:

G W = s/r v

这里的收入增长率是与企业家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r v 相适合的收入增长率,它也是企

业家感到满意的收入增长率。哈罗德把它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用G w 表示。

根据G A = s/v 式,有:

G A v = s

根据G W = s/r v 式,有:

G W r v = s

于是得到:

v

G A v= s = G W

r

该方程式表明,如果现实经济活动的实际增长率G A等于企业家感到满意的增长率,即有保证的增长率G W,那么实际资本-产量比v就必然等于企业家所需要的(或者说,希望保v。或者说,如果国民收入按照G W比率增长,那么与实际产量或实际

持的)资本-产量比

r

收入的增长相联系的实际资本增量就会等于企业家感到满意的资本增量。由于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积累或资本增量取决于资本家的意愿,所以只要国民收入按照G W这个增长率增长,就会使企业家保持愿意进一步实现类似增长的心理状态,从而国民收入就会年复一年地按照GW增长下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哈罗德才把G W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这里的“有保证”是指由于企业家的满意而使投资(从而经济增长)得到了保证。

但是,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遇到了两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第一是经济沿着均衡途径增长的可能性是否存在,或者说,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着一条像哈罗德所描述的均衡增长途径。这个问题又被称为“存在性问题”。

由于经济的实际增长率是许多各不相同的决策者的预期、决策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人们没有理由期望经济活动实际上一定会长期持久按照“有保证的增长率”增长下去。同时,还应该考虑就业水平这一因素,要说明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与劳动力增长率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就必须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按照哈罗德的说法,首先,国民收入要实现均衡增长就必须等于G W。其次,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必须满足:

v= n = G N

G A = G W = s/v = s/

r

这里的n为一国的人口增长率。这一等式表明了一国经济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必要条件。哈罗德又把符合上述条件的增长率称为“自然增长率”,用G N来表示。显然,G N = n。据说,这是社会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最适宜的”增长率。如果上面的式子所表明的条件

v= n这一比率增长。在现实经济活动中,s/v = 得到满足,那么经济活动就会按照s/v = s/

r

v= n这种情况毕竟是有可能出现的,因此,哈罗德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充分s/

r

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储蓄比例,实际资本-产量比和劳动力增长率分别是由各不相同的若干因素独立地决定的,因此,除非偶然的巧合,这种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是不会出现的。于是,哈罗德认为,虽然G A = G W = G N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途径是存在的,但是,一般说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很难按照均衡增长途径增长。

第二个问题是,经济活动一旦偏离了均衡增长途径,其本身是否能够自动地趋向于均衡

v可以看增长途径,这个问题又被称为“稳定性问题”。现在进一步考察一下G A v= s = G W

r

v时,经济的实际增长率G A才会到,只有当实际的资本-产量比v等于合意的资本-产量比

r

v。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 W。如果G A大于(或小于)G W,那么,v 就会小于(或大于)

r

也就是说,一旦实际增长率大于(或小于)有保证的增长率,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就会少

于(或多于)企业家所需的数量。这种情况促使企业家增加(或减少)订货,增加(或减少)

投资,从而使实际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或降低),使实际增长率G A 与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之间出现更大的缺口。现有的实际经济增长就会在市场上的企业中产生相应的反应,使得

G A 进一步大于(或小于)G W 。因此,哈罗德得出结论,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之间

一旦发生了偏差,经济活动不仅不能自我纠正,而且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这个结论被称为

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有时也称为“刃锋现象”)。它意味着,在上述情况下,经济发展

很难稳定在一个不变的发展速度上,不是连续上升,便是连续下降,呈现出剧烈波动的状态。

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得出的结论过于悲观,而且也不符合战后经济发

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事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各国的国民收入

虽然经常处于波动之中,却没有出现过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所指出的那种大起大落的状态。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一些经济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与哈罗德-多马模型不同的经济

增长模型。其中以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最为有名。本节将

对于索洛提出的这一理论及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索洛提出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可以用前面提到过的两个方程加以表示:

Y = AF (K ,N )

A

A K K N N Y Y ?+??+???=?)()1[(θθ

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前提假定包括:(1)社会储蓄函数为S = sY ;式中,

s 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2)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即ΔN/N = n;(3)生产的

规模报酬不变。这里,暂时不考虑技术进步,即,令ΔA/A = 0。索洛将经济中的生产函数

表示为人均形式:

y = f (k )

式中,y 为人均产量;k 为人均资本(也可以说是资本-劳动比率)。下图表示了该生产函数

的图形。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每个人拥有的资本量的上升,即k 值的增加,每个工人的产

量也增加,但由于资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人均产量增加的速度是递减的。

根据经济增长率分解式,在前提假定(2)和不考虑技术进步条件下,产出增长率就惟

一地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下面,我们就较细致地考察一下资本与产量的关系。

一般地,资本增长量大小由储蓄(或投资)量决定,或者说,受储蓄(或投资)量大小

的限制;而储蓄量又依赖于收入量,收入或产量又要受资本大小的影响。于是,资本、产量

和储蓄(投资)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相互依赖的体系。

在上述体系中,资本对产出的影响可由人均生产函数y = f (k )或上图来描述。资本存

量变化对资本存量的影响是明显和直观的,无需进一步说明。产出对储蓄的影响可以用储蓄

函数来描述。因此,在上述体系中,需着重说明的是储蓄对资本存量变化的影响。

y y = f (k )

O k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产出/收入

资本存量的变化储蓄/投资

资本、产量和储蓄(投资)之间的相互依赖

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在一个只包括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简单经济中,经济的均衡条件为:I = S

即投资或资本存量的总增加量等于储蓄量。资本存量的变化等于投资减去折旧。当资本存量

为K 时,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 的一个固定比率 δK (0<δ<1),则资本存量的变化ΔΚ

为:

ΔΚ = Ι-δK

根据 I = S = sY ,上面的式子可以写成:

ΔΚ = sY -δK

对该方程式两边同时除以劳动数量N ,可得:

ΔΚ/N = sy –δk 

 

另一方面,注意到k = K/N,于是k的增长率可写为: 

 

n K

K N N K K k k ??=???=?

最后一个等式用到了

n N

N =?。于是,就有:

ΔΚ =(Δk/k)K + nK 

 

再对等式两边同除以N,可得: 

 

ΔΚ/N =Δk + nK 

 

将ΔΚ/N = sy –δk式和上式合并,消去ΔΚ/N ,则可得到:

 

Δk = sy -(n + δ)k 

该表达式就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这一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

储蓄sy 减去(n + δ)k 项。 (n + δ)k项可以这样来理解: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 ,一

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为k ,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 。另

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δk。总计为(n + δ)k

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n + δ)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k 的上

升,即Δ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可以表述为:

资本深化 =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二、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所谓稳态是指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达到均衡

值并维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在忽略了技术变化的条件下,人均产量也达到稳定状态。因此,

在稳定之下,k 和y 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

根据上述的定义,要实现稳态,即Δk = 0,则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换

句话说,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稳态条件是:

sy = (n +δ)k 

需要注意,稳态虽然意味意y 和k 的值固定,但总产量和资本存量都在增长。实际上,

在稳态中,总产量和总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即均为n 。理解这

一点,只须注意到劳动人口以速度n 增长,因此,由于k = K/N 固定,所以总资本存量K

必须与劳动力按同比率n 增长。又由于y = Y/N ,且在稳态时y 亦固定,因此,总产量Y

也必须按比率n 增长。总之,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内,稳态意味着:

n K

K N N Y Y =?=?=?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稳态可以用下面的图形来分析。

图中的sf (k )线为人均储蓄曲线。由于储蓄率s 介于0和1之间,故人均储蓄曲线与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具有同样形状,但位于生产函数的下方。在这一坐标系下,通过原点,且

斜率为(n +δ)的直线表示资本的广化,即(n +δ)k项。

根据以上的分析,在稳态时,有sy=(n +δ)k ,因此,在图中,(n +δ)k线和sy 曲

线必定相交。交点A 所对应的人均资本为k A ,人均产量为Y A ,这时人均储蓄恰好等于资

本广化的需要,即Y A = (n +δ)k A ,或者说,人均储蓄恰好足够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

资本(设备)和替换折旧资本而不会引起人均资本的变化。

Yδ)k

k)

Y A

Y B k)

经济增长的稳态

在A点的左边,sy曲线比(n +δ)k线高,这表明储蓄高于资本广化的需要。结果,当经济运行在A点左侧时,就存在着资本深化。资本深化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即Δk>0。因此,在A点的左边,经济中的人均资本k有上升的趋势,如横轴上的箭头所示。随着时间推移,k向k A逼近,最终用于资本广化的所需的资本数量增加到这样一点,即k A点,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储蓄都仅用于保持人均资本k不变,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A点右方,情况正好相反,人均储蓄不能满足资本广化的需要,这时有Δk<0。所以,在A点右方,人均资本k有下降的趋势,如图中横轴上的箭头所示。

下面考虑一下经济在向稳态过渡的时期里,经济增长的情况。当经济处于资本深化的阶段时,y和k会逐步上升。就是说Y/N和K/N向其稳态值接近。如果Y/N上升,则Y就会增长得比N快。因而,ΔY/Y > ΔN/N=n。这表明,在资本深化阶段,产量增长率高于其稳态值。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贫乏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快于资本富裕的国家。随着资本存量的深化,即k接近于k A,增长率会慢下来。同样道理,如果资本富裕国家的人均资本下降时(即k大于k A且向k A逼近时),产量的增长率就会降低到n以下。

以上的论述表明,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长期的均衡。这表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展示了一个稳定的动态增长过程。

三、储蓄率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下图显示了储蓄率的增加是如何影响产量增长的。

k)

(k)

储蓄率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图中,经济最初是位于C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们想增加储蓄。这使储蓄曲线上移至s’f(k)的位置。这时新的稳态为C’,比较C点和C’点,可以知道,储蓄率的增加提高了稳态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

对于从C点到C’点的转变,这里要指出两点。第一,从短期看,更高的储蓄率也导致了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增长率的增加,这可以由人均资本从初始稳态的k0上升到新的稳态中的k’这一事实中看出。因为增加人均资本的惟一途径是资本存量比劳动力更快地增长,进而又引起产量的更快增长。第二,由于C点和C’点都是稳态,按照前面关于稳态的分析,稳态中的产量增长率是独立于储蓄率的,从长期看,随着资本积累,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又回落到人口增长的水平。

下面“人均产出和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轨迹”的图形则概括了以上分析。其中(a)图显示了人均收入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上升导致人均资本上升,从而增加人均产量,直至达到新的稳态为止。

y

(a)

y0

o

t0t1 t

(b)图则显示了产量增长率的时间路径。储蓄率的增加导致资本积累,从而带动了产量的一个暂时性的较高增长。但随着资本积累,产量的增长最终会回到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上。

总之,新古典增长理论在这里的得到的结论是,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

G(增长率)

(b)

o t

t0t1

人均产出和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轨迹

四、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新古典增长理论虽然假定劳动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但当把n作为参数时,就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图中,经济最初位于A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从n增加到n’,则图中的(n +δ)k线便移动到(n ’+δ)k线,这时,新的稳态均衡为A’点。比较A’点与A点,可知,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减少到k’),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这是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指出,人口增长率上升所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

对人口增长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理解这一结论的重点在于懂得稳态的真正含义,并且注意到A’点和A点都

是稳态均衡点。

y (n’ +δ)k

(n +δ)k

A s f (k)

A’

O

k’ k k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五、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储蓄率可以影响稳态的人均资本水平,而人均资本水平又决定了人均产量水平。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产出可用在消费和积累两个方面。产出一定时,消费多了,积累就少了,反之亦然。因此,这里存在着一个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问题。显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发展目标的认识。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因此,提高一个国家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这一认识下,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于1961年找到了与最大化人均消费量相联系的人均资本量应该满足的关系式。这一关系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中,可以较容易地推导出黄金法则。

借助于下面的图形,可以知道,人均消费量在图形上可以表示为曲线f(k)与直线nk 之间的距离。(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在这里假定不考虑折旧,即假定参数δ= 0。) 从图中可以看到,如果一个经济中选定一个较低的人均资本水平,例如k,这时人均消

费量等于较小的距离TT’。另一方面,如果一个经济选择较高的人均资本水平,例如+

k,人均消费量仍然等于较小的距离X’X,这时,虽然人均产出较高,但人均储蓄(或投资)的 y nk

y = f(k)

M’ X’

T’

M T

O k

?

k *k +k 'k 经济积累的黄金法则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

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经济增长理论力求以一种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相当不同的思路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路,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与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就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当今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恰好为它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理念与开拓新的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与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与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与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与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与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与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与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过度投资就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与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哈罗德多马模式到现在,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哈罗德模式就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索洛模式与丹尼森模式就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舒尔茨模式就是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就是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特殊的知识与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它不仅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 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一

CH 11 经济增长理论(一) 一、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① 假定储蓄S 与国民收入Y 呈一种简单的比例函数:S=sY ,这里s 为平均和边际储蓄倾向。 ② 假定劳动力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 增长,且L L n ? = ③ 假定没有技术进步,并对资本存量K 不进行折旧。 上述假定对哈罗德模式并不是必要,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简单化。 ④ 在哈罗德模式中,假定生产函数具有固定系数的性质,生产一单位的产出Y 需要劳动L 和资本K 惟一给定,即: ?? ? ???=u L v K Y ,min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一个经济社会的资本存量K 和总产出Y 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即: K=V Y 从而 ?Y= V ?K 其中,V 被称为资本-产出比。 定义经济的储蓄率为s ?K =I=S= sY= ?Y/V 则 G=?Y/Y=s/V

即为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它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含义 1.哈罗德—多马模型从凯恩斯的S=I这一公式出发,认为要使经济均衡增长,一个国家每一时刻的储蓄应当全部转化为投资。 2.由于储蓄比例和资本生产率共同决定经济增长率,因而即可以在资本生产率既定的条件下,用改变储蓄比例或投资比例的办法来改变经济增长率,也可以在储蓄比例不变的前提下,用改变资本生产率的办法来使经济增长率发生变动。 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凯恩斯用短期分析法,从有效需求不足出发,只注意投资在增加总需求方面的作用,未注意到投资在总供给方面的作用。由于投资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所以投资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可以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具有生产能力效应,可以增加总供给。 (四)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 1.均衡增长率。均衡增长率(warranted rate of growth) ,也称为合意的(满意的、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相 等的增长率。其公式为Gw=s d /v r 。其中,Gw表示均衡增长率;s d 表示 意愿的(desired)储蓄率,即人们当前意愿储蓄的金额占其收入的比例;v r 表示意愿的资本-产量比率,即理性的企业家认为理想的资本-产量率。 哈罗德指出,假设s d 和v r 既定,则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实现 每一年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均相等或平衡的均衡增长,必须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保证由需求带动的国民收入(产量)增长率Gw所引致的投资I(=Gw·v r )恰好能够完全吸纳既定的储蓄。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 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 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提要] 我国目前仍作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为使我国经济保持长期持续的增长,应进一步完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 关键词:内生增长理论;启示 一、内生增长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哈罗德和多马分别根据凯恩斯的思想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这一模型假定,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而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同时,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并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基本形式为G=s/v。式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成反比。哈罗德-多马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愿意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同时认为,这一增长路径是一“刀锋”。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各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认为经济是稳定增长的,而且这种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独立于储蓄率。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发展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这是一个重大缺陷,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实。1960年,索洛和米德对该模型进行补充,在原有模型中引入了技术进步和时间因素。修正后的模型被称为“索洛-米德模型”,其基本公式为: G=a△K/K+(1-a)△L/L+△T/T 上式中△T/T代表技术进步。索洛模型和之后的索洛-米德模型不仅体现了凯恩斯主义,而且体现了新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常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该模型所阐述的增长理论被称为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技术进步率外生的假定不符合现实,储蓄率外生化且与稳态增长率无关结论受到质疑,这些与人们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实证研究经验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上述的三个缺陷。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形成的新经济学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弥补了新增长理论的缺陷。 二、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增长的可能前景,它全力解决经济增长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产物。它重视对知识外溢、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和开发、收益递增、劳动分工专业化、边干边学、开放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新”是区别于新古典增长理论而言,将经济增长源泉完全内生化,因此,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新经济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4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根据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思想,将凯恩斯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推演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个模型突出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它假定资本-产出比不变,则经济增长决定于储蓄率,即资本积累率,从而为经济增长找到了一种似乎合理的持久动力和源泉。该模型的重大作用是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匮乏从而阻碍经济增长这一要害,也指明了只要资本持续形成,经济便会持续增长。但这一模型存在不少缺陷,受到后来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资本-产出比不变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资本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作用,且具有“刀锋”性质,即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因此不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正统模型。 由于它的不足,后由索罗、斯旺等经济学家从理论和实证方面,不断修改前人的经济模型,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大潮。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了经济增长不仅在于劳务和资本,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等。然而,新古典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经济长期增长问题,它以收益递减为前提,而长期增长必然以收益递增为前提,虽然引入了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本身是外生决定的、不确定的资源,难以对经济长期增长作出合理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要素报酬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这意味着市场信息充分,产品同质,不存在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等问题。但是这种过于理想的市场环境却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各地区工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会趋同,政府和政策变化等对产出和消费却没有长期影响,且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经济差距在不断拉大。 在此基础上,罗默、卢卡斯等人建立在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假设上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罗默的知识积累增长模型把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新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提高经济增长率即努力增加研究与开发部门的资源投入以提高知识积累率。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增长模型

中国经济发展概述

小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这句话表明经济基础对社会的基本构成方式起决定的作用。这句话间接证明了经济的重要性。 我们在这篇报告中详细说明的正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中国经济史分为农业,商业,手工业,力图从这些历史冰山一角展望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的发展史是人类经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一个重要的部分。 每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特点,也都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共同规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具有生产能力的人的发展,包括人口的增殖、人口素质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此外,还有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劳动对象的发展与改变。从先前至民国。历朝历代都出台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其目的都是为了国富民强,稳定政权。一个好的经济政策所必需要具备的条件即是适应当下的国情,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从以个体小农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间历经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详细的在报告中已写出,以下是一些总结:

秦朝的经济制度是由商鞅变法打下的基础,其目的是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政治的控制之下。它的不利影响是因其集中经济力量创造人间奇迹的盲目干预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人民的不满以及社会的动乱。但他在经济上所做的“同一”模式又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经济制度奠定了基础。汉袭秦制,自不必详述。 跳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首先南方的经济发展逐渐达到了与北方齐肩的程度,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再者,随着唐代与外国的交流日益繁密,中国的两条丝绸之路也形成了往来车马川流不息的热闹场面。中国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并且,唐代的生产力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农业的曲辕犁,筒车。手工业诸如丝绸,唐三彩也各有发展,还出现了银行的雏形柜坊。 宋代完成了经济中心南移的漫长过程。。在宋朝特别是南宋的统治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的浙西平原,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经济极其繁荣,不仅在中国经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明显地居于前列。有历史学家说宋朝时藏富于民,应当不差。讲到宋代,不能不提王安石变法,青苗法的推行最终以失败告终,是因为王安石只是一味的想着扩大政府的收入,从商人地主手中获取利益,在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王安石把改革的内容单纯的依靠理论来建立,有悖实际反而动摇了宋朝的根基。 在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中,强调召军移民开荒屯田的重大经济效益及其对改变全国人口与土地布局和缩小边区与内地经济差距的巨大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再到新经济增长理论。 1、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由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所创立的经济增长理论称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被归纳为三要素,即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由于土地是固定的,而劳动力和资本是相对可变的,因而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和资本两要素上,也就是说,在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 2、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哈罗德、多玛、索罗和斯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其中哈罗德多——玛模型在当时成为经典的经济增长模型,在哈罗德——多玛模型中,资本——产出比被假定为不变,因而储蓄率即资本的积累率就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惟一因素。但是按哈罗德所提的有保证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三者却很难吻合。多玛虽没有提到这三种增长率,但他的前提已暗含着这三种增长率的一致,所以如果一旦实际增长率悖离了有保证增长率,随后就会出现累积性的经济紧张或扩张。随后索罗、斯旺等人指出了其理论的缺陷,并分别提出了技术进步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技术进步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3、战后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虽然意识到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影响,但是只把它看作外生变量,对索洛技术进步“余数”是如何发生的,并未作出解释。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围绕如何把“索洛余数”内生化这条主线,以罗默、卢卡斯、杨小凯和诺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分别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发生了转移,因此被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二者是循环互动、相互作用的。知识积累有四种方式,即物化为技术的知识积累,存在于劳动者的知识(人力资本)积累,随着劳动分工演进而积累的知识,以及蕴含于制度变迁的知识积累。这四种知识积累方式是有机联系的,技术进依赖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依赖于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又依赖于制度变迁。这样,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这是经济学家所共同接受的基本理论模型。确切地说,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由一些持有相同或类似观点的经济学家所提出的不同增长模型组成的一个松散集合体。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作业 题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姓名:郝飞飞 学号: 2014822012 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目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及涵义 (1)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 (1)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涵义 (1) 二、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1) (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 (二)发展观念的模式的统一 (2) (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统一 (2) 三、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2) (一)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 (二)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三)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四)有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 (3)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一)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 (3) (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 (4) (三)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5) 参考文献: (5)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伴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当下我国正处于提速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遵照党的十八大指出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伟大部署,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关系,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出发构思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与方法。即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水平;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无庸置疑,没有谁不希望经济增长,但是,用什么方法实现经济增长,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一些经济学家强调投资的重要性,还有一些人则提倡提高劳工素质。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中各种决定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提出了种种经济增长理论。诞生于20世纪早期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近年来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新古典增长理论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明显,于是,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对这两种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简要的比较。 ◎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是人均实际GDP的增长是由于技术变革引起人均资本增加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的观点。如果技术进步停止,增长就结束。 一、代表人物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MIT的罗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以及英国的经济学家斯旺(Swan)。早在1956年,他们就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模型。但是剑桥大学的弗兰克·拉姆(Frank Ramsey)在上世纪20年代就第一次提出了这种理论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米德又进一步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的研究。美国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在他们的经济增长理论中也提出了与索洛基本相同的观点。 二、假定条件 索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以下假设: (1)萨伊定理:供给可以创造自身的需求。 (2)I=S,即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3)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利息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由以上假定条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上不会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第三章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_conv

第三章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哈罗德-多马模型及其对发展理论的影响 一、H-D Model 20世纪40年代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Harrod,R.F.) 美国经济学家多马(Domar,E.D.) 第一个广为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型。 合称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 Growth Model)。 1.哈-多模型的基本思想 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惟一原因。 凯恩斯只考虑了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没有看到总供给的变化以及新的均衡,因而是一种静态的、短期的均衡分析。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导致本期的国民收入在下一期就不足以提供充分就业,从而总供求也不能保持均衡。所以,要实现充分就业,本期投资必须大于上期投资。通过“资本——产出比”概念来推算第二期达到充分就业所需的追加投资,以使投资与国民收入的均衡增长相适应。 2. 基本理论特征 是对凯恩斯理论的长期化和动态化。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引入了时间因素,并且用“比率分析法”(增长率、储蓄率)代替了凯恩斯的“水平分析法”(国民收入、储蓄与投资的水平),从而将凯恩斯的理论长期化、动态化了。 3. 哈多模型的假设与内容 假设: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既可消费又可用于生产。 (2)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两者比例固定。 (3)规模报酬不变。 (4)不存在技术进步。 简单说: 一种产品,两个要素。 其它都不变。 哈多模型(的内容): 一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储蓄倾向及资本-产出比所决定。 g=经济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量/国民收入; s=储蓄倾向=平均储蓄率=储蓄/国民收入; v=资本-产出比率=投资系数或加速系数=单位产出所需资本。 令Y=国民收入,K=资本,I=净投资(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资本存量的变化),S=储蓄 经济增长率g=△Y/Y 储蓄率s=S/Y

(完整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L t=L0e nt(4)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sf(k)=nk(10) 在经济均衡增长时,收入、投资与资本均按劳动增长率或自然增长率n增长: (1)收入按n增长 当经济均衡增长时,由于QL=f(k),故人均资本量(k)不变,人均产量(f(k))也不变。但劳动力始终按固定比率n增长,为了保证人均产量不变,产量也必须按n增长。

文献综述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第1章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主要载体。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采取的区域经济政策,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越来越重要。学术界也相当重视区域经济方面的理论和实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就是以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的。 1.1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目前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也产生很多与区域经济学相关的分支学说。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区域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分析。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文献有很多。 1.1.1 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 区位理论分析及定位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在这方面很多西方经济学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的区位论在进行区位分析时把空间看做是一个连续的空间体,认为在此空间内的经济活动都与空间内的某一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相关。伴随着数学规划模型的发展,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开始建立相关的空间资源配置模型来使得经济物品和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达到最优。国外区域经济学关于区位分析及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厂商区位、居住区位、公共设施区位、空间均衡分析、空间动态变化分析等方面。 区位理论通常以达到空间均衡为其研究重点。在厂商区位分析方面,达到空间均衡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空间均衡的分析研究重点都放在单个行业的生产均衡上。居住区位分析方面,主要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和与此相关的迁移模式相联系,尤其是住房市场以及市场中的交易问题。从动态的角度看,包括住房的买卖、出租;从静态的角度看,主要涉及到区域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居所的分布。公共设施区位研究方面,在西方国家大量的公共服务是由政府的行政部门控制的。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所受到的公共干预的原因和程度都各不相同。这就涉及到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有蒂伯特(1961)、阿诺特(1979)、施韦策(1983)等。在空间均衡分析方面,恩克(1951)在《空间分离市场之间的均衡:电子模拟解》首次把空间均衡理论应用于众多领域;萨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中国经济增长之谜 自从1776年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以来,众多经济学家投身于经济增长理论这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之后经济史上发生的“边际革命”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处于低迷时期,但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80年代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问世使它又焕发出了青春。从古典模型、新古典模型到内生增长模型,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昭示着经济增长理论随时代发展而演变的过程。1978-201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39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占世界1.8%,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827122亿元,增长了226倍,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而排名第二,占世界比重也达到了15%。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和经济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1989年担任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把当时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同的观点和信念记录下来,归纳为10个方面的政策工具,并称之为“华盛顿共识”。其中在这些政策中,要促使一个国家获得经济快速的增长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即产权私有化、自由化与稳定化。然而根据中国近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样一些经济事实特征,在中国法治、产权保护等很不健全,也没有好的金融体系和商业环境。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的法律规章都存在歧视私营企业的情况,直到2004年,中国才修改了宪法,首次将保护私人财产写入了宪法,在契约的执行效率方面也没有完善的法治作为保障,同时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编制的经商环境宽松度指标,中国在155个国家中排名第91位。即使在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方面,我们国家在技术创新、人均资源和金融体系方面都处于落后的状况,根据这些经济现实,如果按照“华盛顿共识”的观点,中国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创造“增长的奇迹”的。因而这个“增长悖论”似乎挑战了经典的西方经济理论,因为产权清晰、法治完善下的契约执行和政府效率等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之谜”。1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的解释,目前学术界从许多角度加以解释。如沈坤荣从激励导向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于中国的制度激励。2何小钢、张宁构建面板数据下的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从成本角度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动力。认为在诱发企业成本变动的各种效应中,除规模扩大效应之外,技术进步效应最大,其次是要素价格调整效应,再次是效率提升效应。要素价格调整效应中以能源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波动有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向资源节约增长转型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有利于降低成本的非效率水平。3刘凯豪等从人口结构变化角度来分析,认为人口性别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初见端倪的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高中学历人口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不显著,而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国有企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 1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1页。 2沈坤荣.解读中国经济增长之谜—一个激励的导向分析,《经济评论》,2008年第一期,20页。 3何小钢、张宁,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动力之谜: 技术、效率还是要素成本,《世界经济》2015年第一期,25页。 4刘凯豪等,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来自人口结构变化的解释,《经济科学》2014年第二期,5页。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L t=L 0e nt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中国经济增长理论综述[作者:罗长远 曾繁华]重点

中国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作者:罗长远曾繁华] 【内容提要】本文对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文献可分两类:一类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机理以及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和实现这些潜力所需解决的问题。人们大致认为,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来源于要素的充分供给和合理配置,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和落实,技术进步及不断学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有赖于以上诸因素自身素质的提升和相互协调。另一类文献主要涉及到不同学者根据不同的分析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测。 【关键词】要素/制度/技术/干中学 第一部分探索增长的源泉、机理,进一步增长的潜力以及实现这种潜力所需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根据不同的分析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作出预测。 增长的源泉、机理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人们大致认为这些年来经济增长来源于要素的充分供给及合理配置,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 和落实,技术进步及不断的学习。所不同的是大家的侧重点不一样,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分别展开。 (一在这一部分,分别讨论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fdi和企业家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这些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1要素配置的市场化。要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效果如何取决于要素的配置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功能。张明海(2002利用我国1952—1999年的分省数据,实证表明改革提高了要素的替代弹性,要素替代弹性的提升表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根据ces生产函数增长模型,较高的要素替代弹性导致较高的增长率和gdp 水平,因此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生产率的提高。

(2劳动是经济增长中最原始的要素。蔡fǎng@①等(1999实证分析了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技术进步在1982—1997年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在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中,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因此通过劳动力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中国仍有机会享有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经济增长。刘强(2001利用1981—1998年间数据实证分析了新古典的经 济收敛机制在中国并没有起作用,原因是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使资本劳动比并没有出现应有的变化趋势,近年来形成的劳动力大规模的区际迁移,是社会经济系统对区际差距做出的反应,也是对区域差距扩大这一现象的一种解决办法。 (3物质资本积累。武剑(1999采用动态递推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形成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资本投入对总产出的推动作用超过其他要素的总和,达到56.3%。在未来10—20年中,资本贡献度将超过60%,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他同时认为“储蓄膨胀”和“投资压抑”是导致资金缺口的直接原因,在实际利率的“放大机制”作用下,资金负缺口不断扩大,造成经济持续滑坡,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是促进持续增长的根本出路。张军(2002计算了改革以来中国的实际资本——产出比率的变动模式,发现资本——产出比率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一个清晰的发散变动模式,其施放的信息是中国资本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增长的变动是不太敏感的,这反映出政府的力量在资本形成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意味着“资本深化”的加速可能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 (4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蔡fǎng@①等(1999认为,虽然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中,传统要素投入的贡献大于人力资本和生产率的贡献,但从弹性系数来看,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有巨大的潜力,财政对教育的投资占gnp的比重,1996年只占2.44%,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教育投入的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改善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泉。江小薇(2002认为我国要防止陷入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经常出现的贫困陷阱之中,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总量拉动增长转向提高生产素质推动的增长,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应,使之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